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9 13:43:49
每經編輯|畢陸名
當全社會都在為AI的進化而歡呼雀躍時,多位科技領袖也表達了深切擔憂。
據生命未來研究所官網,3月22日,生命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Life)向全社會發布了一封《暫停大型人工智能研究》的公開信,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實驗室立即暫停比GPT-4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的訓練,暫停時間至少為6個月。該機構以“引導變革性技術造福生活,遠離極端的大規模風險”為使命。
信中寫道“只有在我們確信它們的效果是積極的,風險是可控的情況下,才應該開發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馬斯克此前曾多次表達對人工智能的擔憂,認為人工智能是未來人類文明最大的風險之一,威脅程度遠高于車禍、飛機失事、毒品泛濫等甚至比核武器都危險得多。
截至目前,馬斯克、蘋果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Stability AI創始人Emad Mostaque等上千名科技大佬和AI專家已經簽署公開信。
值得一提的是,OpenAI CEO奧特曼在與MIT研究科學家Lex Fridman的最新對話中指出,AI已經出現其無法解釋的推理能力,同時承認“AI殺死人類”有一定可能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未來生命研究所的這封公開信題為“暫停巨型AI實驗:一封公開信”,于29日解封。
以下是公開信原文:
正如廣泛的研究和頂級人工智能實驗室所承認的,人工智能系統對社會和人類構成較大的風險。《阿西洛馬人工智能原則》中指出,高級人工智能可能代表著地球上生命歷史的深刻變革,應該以相應的謹慎和資源進行規劃和管理。然而,盡管最近幾個月人工智能實驗室掀起AI狂潮,開發和部署越來越強大的數字大腦,但目前沒有人能理解、預測或可靠地控制AI系統,也沒有相應水平的規劃和管理。
現在,人工智能在一般任務上變得與人類有競爭力,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們應該讓機器在信息渠道中宣傳不真實的信息嗎?我們是否應該把所有的工作都自動化,包括那些有成就感的工作?我們是否應該開發非人類的大腦,使其最終超過人類數量,勝過人類的智慧,淘汰并取代人類?我們是否應該冒著失去對我們文明控制的風險?這樣的決定絕不能委托給未經選舉的技術領袖。只有當我們確信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的效果是積極的,其風險是可控的,才應該開發。同時,這種信心必須得到驗證,并隨著系統的潛在影響的大小而加強。OpenAI最近關于人工智能的聲明中指出,在開始訓練未來的系統之前,可能必須得到獨立的審查,對于最先進的努力,同意限制用于創建新模型的計算增長速度。我們同意,現在就該采取行動。
因此,我們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實驗室立即暫停比GPT-4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的訓練,時間至少持續6個月。這種暫停應該是公開的、可核查的,并包括所有關鍵參與者者。如果這種禁令不能迅速實施,政府應該介入并制定暫停令。
人工智能實驗室和獨立專家應在暫停期間,共同制定和實施一套先進的人工智能設計和開發的共享安全協議,由獨立的外部專家進行嚴格的審查和監督。這些協議應該確保遵守協議的系統是安全的。值得一提的是,這并不意味著暫停一般的人工智能開發,只是從危險的競賽中退后一步,限制不可預測的研究和開發。
人工智能的研究和開發應該重新聚焦于,使目前最先進和強大的系統更加準確、安全、可解釋、透明、穩健、一致、值得信賴和忠誠。
同時,人工智能開發者必須與政策制定者合作,大幅加快開發強大的人工智能治理系統。這些至少應該包括:專門針對人工智能的監管機構;監督和跟蹤高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統和大型計算能力的硬件;出處和水印系統幫助區分真實和合成,并跟蹤模型泄漏;強大的審查和認證生態系統;對人工智能造成的傷害承擔責任;為人工智能安全技術研究提供強大的公共資金以及資源充足的機構,以應對人工智能可能導致的巨大的經濟和政治破壞。
人類可以通過人工智能享受繁榮的未來。現在,我們成功地創建了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可以在這個“人工智能之夏”中獲得回報,為所有人的明確利益設計這些系統,并給社會一個適應的機會。停止使用其他技術可能會對社會造成災難性影響,因此我們必須保持準備狀態。讓我們享受一個漫長的人工智能夏天,而不是匆忙進入秋天。
截至發稿,這封信已有1127名科技領袖和研究人員簽名,除了馬斯克、辛頓和馬庫斯之外,還包括圖靈獎得主約書亞·本希奧(Yoshua Bengio)、《人工智能:現代方法》作者斯圖爾特·羅素(Stuart Russell)、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Stability AI首席執行官埃馬德·莫斯塔克(Emad Mostaque)等科技界領袖人物。
據澎湃新聞3月28日報道,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稱,并不否認過分強大的AGI“可能殺死人類”這一觀點。必須承認,(AI殺死人類)有一定可能性。很多關于AI安全和挑戰的預測被證明是錯誤的,我們必須正視這一點,并盡早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據財聯社報道,近日,挪威機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宣布完成A2輪融資,共籌集到2350萬美元。OpenAI旗下創業基金領投此輪融資,Tiger Global以及一群挪威投資者也參與其中。
獲得融資后,該公司創始人進一步表示,“1X很高興能得到OpenAI的領投,因為我們的使命是一致的:將新興技術有意識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我們投資者的支持下,我們將繼續在機器人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并增強全球勞動力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人形機器人也是馬斯克十分關注的方向。去年9月30日舉辦的特斯拉AI日上,馬斯克展示了外界引頸期盼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馬斯克曾表示,機器人業務將比汽車更具價值。
彼時,馬斯克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的人形機器人沒有“大腦”,沒有能在現實世界中導航的智能,而且非常昂貴且產量低。如今,OpenAI與人形機器人的牽手則讓人期待。
據紅星新聞報道,ChatGPT迭代升級的腳步加快,很多人失業的恐懼也越來越重。高盛分析師布里格斯和庫達尼在3月27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就直面了這一問題。
報告稱:“最近出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將降低勞動力成本和提高生產率。盡管AI的潛力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它可以生成與人類創造成果無法區分的內容,并能打破人機溝通障礙,反映出具有潛在巨大宏觀經濟影響的重大進步。AI不僅節省勞動力成本,還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以及提高在崗工人的生產率。AI的革命性就像早期通用技術(如發電機和個人計算機)一樣能為社會帶來繁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的最新突破,料將給全球勞動力市場帶來重大顛覆,全球預計將有3億個工作崗位被生成式AI取代,律師和行政人員將是最有可能被裁員的崗位。
高盛研究發現,目前歐美約有三分之二的工作崗位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AI自動化趨勢的影響,而多達四分之一的當前崗位有可能最終被完全取代。該研究計算出美國63%的工作暴露在“AI影響范圍”中,其中7%的工作有一半以上的流程可以由AI自動化完成,這使他們很容易馬上被人工智能取代。在歐洲,情況也差不多。
據21財經,作為一種具備生產創造能力的智能形態,以ChatGPT為代表的AI近年來展現出令人矚目的文字、圖像、聲音的生成或輔助生成能力,也不斷刷新著人們對于AI最終取代絕大部分人類工作的擔憂。
更為關鍵的是,當前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無需工資,亦不存在失業的概念,作為提供生產力的經濟單位,其與宏觀經濟間的邏輯關系較人類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而這或許將給經濟環境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生命未來研究所、澎湃新聞、財聯社、21財經、紅星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