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0 18:52:50
近期業績超預期的個股,大多在后續能夠形成較好的溢價,因此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可視為一個不錯的短線套利方向。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昨晚,基金圈炸鍋了。某大型量化私募捐款做慈善,其中一個員工直接捐了1.38億元,有意思的是這位員工的化名叫“一只平凡的小豬”。
雖然公告里沒說這位員工是普通員工還是高管,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大概率是個高管。說實話,達哥知道量化私募很賺錢,但也沒想到會這么賺錢。
過去兩年,量化交易可以說是給廣大股民的印象很深刻,也得益于過去幾年的努力,量化私募崛起,以穩定優秀的業績吸引了大量高凈值用戶。前幾天還看到一個數據,去年28家百億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為-1.33%,雖然也是虧損的,但和同期指數比起來,相當不錯了。
對于普通人來說,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急于想賺錢反而有可能陷入賺不到錢的惡性循環,當有足夠能力的時候,這些可能就會水到渠成。
聊這些,主要還是因為今天市場有些無厘頭。你說它強吧,大盤是綠的,超3000股下跌,兩市個股漲跌幅中位數為下跌0.44%;你說它弱吧,創業板指數漲1.38%,整體讓人覺得有些尷尬。而且板塊漲跌經常無序,由之前的一天一輪,逐漸演變成半天一輪,一點也不平滑。
有人把這種情況歸咎于“機器”交易,有人歸因于存量資金博弈,有人歸因于信心不足,其實都能說得通。每年臨近春節的時候,A股交易量往往會下降,這種體驗下周還會更明顯,無論是機構、游資還是散戶都進入到過年狀態,一直要到正月十五之后可能才正式進入春季行情。外資絲毫不受影響,反倒是在繼續加倉。
盤面上,汽車整車午后集體異動,直接躍升至板塊漲幅榜第一,源于一連串的“小作文”,比如成立某行業大基金、某地可能放開限號、某大佬在朋友圈公開看好比亞迪。此外,還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消息。
看了下券商的解讀,多年研究投資汽車的研究員表示,大家都知道政策有很大不確定性,板塊應聲再度大漲,可以理解為當前估值、基本面展望下人心思漲。達哥也覺得一些傳聞不是特別靠譜;至于大佬看好汽車股,屬于是股東吹噓公司的正常操作,沒啥好討論的。
不管傳聞是真的還是假的,這讓我們看見大資金拿籌碼的一種手段,大概率有資金先看到貓膩了,然后用“小作文”的方法拿先手,這是我們散戶無法做到的。
熱點板塊方面,新能源汽車板塊活躍,近期碳酸鋰價格出現明顯下跌,業內人士指出儲能、整車廠、新能源車等行業有望加速發展,產業格局將更加健康。板塊走勢上,近期該板塊震蕩攀升,量能配合良好,但能否突破去年12月1日震蕩箱體上沿的高點就值得懷疑了,目前只是當反彈做。
醫療器械板塊漲幅居前,近期疫情高峰導致醫療器械需求增加。板塊走勢上,近期雖然上漲但量價背離,今天上漲后接近上方套牢盤,關注后市能否補量突破過去。如果補不上量,則追高謹慎。相比較來說,達哥更喜歡化學制藥這種走勢結構,大周期箱體震蕩套小周期震蕩的節奏,只要走勢不出現破位,后續不排除還有出現爆發的機會。
半導體是達哥上周提及的短期可以低吸的板塊,今天表現活躍。板塊走勢上,目前處于底部震蕩盤升狀態,但上升空間還沒打開。
消費方向昨天強勢之后,今天就集體回調,但這算是近期市場中少有的相對有延續性的板塊了,仍然需要重點關注。由于消費各個細分板塊目前的節奏并不一致,不能一概而論,食品加工和景點旅游等板塊,震蕩并不充分,需要等待關鍵支撐位的止跌機會。
短線情緒方面,之前的人氣高標股今天迎來尾盤資金集體回流,數字經濟方向一馬當先,安妮股份、久其軟件在尾盤階段雙雙漲停,西安飲食與英飛拓同樣在尾盤階段獲得搶籌而快速拉升。在前期人氣高標的虧錢效應得以強修復的背景下,預計短線題材熱度有望持續回暖。
而就目前的市場而言,數字經濟方向雖然內部分歧較大,尾盤集體大漲到底是不是“集體畢業照”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給出了一種信號,始終保持較高的活躍度,證明是有熱點有預期的板塊,雖然他們很難持續大漲,但也沒有輕易死掉,特別是在高標股人氣股“反核”成功的背景下,后續可以重點關注板塊中低位漲停個股的晉級機會。
此外,年報預增概念股走強。隨著當前市場風格逐步轉向成長,資金加大了對業績預增股的炒作力度。我們可以看到,近期業績超預期的個股,大多在后續能夠形成較好的溢價,因此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可視為一個不錯的短線套利方向。
指數層面,上證指數和昨天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要么就是震蕩之后向上,要么就是直接回調,短期已經接近反彈尾聲了。一種比較好的破局方式就是把這個橫盤震蕩方式給拉長,如果還能再橫盤一周左右的時間并持續到春節以后,不排除有突破的可能。創業板指數今天上漲主要是寧德時代帶動,創業板指數、寧德時代近期走勢很像,但都離壓力位不遠了。
整體來說,市場短線仍然是調整概率偏大一些,尤其是長假前要放量逼空上行的難度還是偏大,但在目前趨勢良好的背景下,維持控制倉位、低吸做差價的思路。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05236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