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4 14:03:04
每經編輯|杜宇
據央視新聞9月24日消息,西班牙副首相特雷莎·里韋拉近日表示,俄羅斯向歐洲出口天然氣總量在一年內下降超過82%。
俄烏沖突以來,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據中國新聞網,“進入秋季之后,全球能源危機預示著一個更冷、更難的冬天,尤其是在歐洲。”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CEO Amin Nasser近日說。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461103 (圖文無關)
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24日消息,據俄羅斯媒體報道,西班牙副首相兼生態轉型與人口挑戰部大臣特雷莎·里韋拉近日表示,俄羅斯向歐洲出口天然氣總量在一年內下降超過82%。
2021年1月從俄羅斯出口的天然氣約占歐洲使用量的40%,目前這一比例不足10%。里韋拉還表示,西班牙擁有足夠的資源,可在出現能源危機的情況下對鄰國法國和意大利予以幫助。
環球網官方微博9月24日消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中文網報道,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對衛星通訊社表示,匈牙利永遠不會同意將俄原子能集團和俄氣公司列入制裁名單。
俄烏沖突以來,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化石燃料供不應求、價格飛漲,電力市場近乎失控。
據中國新聞網,“進入秋季之后,全球能源危機預示著一個更冷、更難的冬天,尤其是在歐洲。”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CEO Amin Nasser近日說。
英國能源監管機構Ofgem曾表示,從10月1日起,英國消費者的能源賬單上限將上漲80%。這意味著數百萬英國人今年冬天或無力支付煤氣費和電費。德國也將于10月1日起開始征收天然氣附加費。
智庫Bruegel日前稱,能源危機給歐洲帶來的損失已接近5000億歐元。面對不斷飆升的能源價格,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甚至提議實行臨時“緊急剎車”,停止能源衍生品的交易。
在傳統能源“失控”之時,盡管歐洲各國紛紛加快推進能源轉型,但短時間內新能源也難當大任。這讓在能源轉型之路上采取“休克療法”的歐洲很難不摔跤。這個冬天,歐洲注定要面對能源“青黃不接”的窘境。
在沙特阿美CEO Amin Nasser看來,任何新的全球能源共識都應建立在“三個堅如磐石的長期戰略支柱”之上:一是決策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認識到充足且負擔得起的傳統能源供應仍然存在;二是進一步減少傳統能源的碳足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三是新的低碳能源穩步補充傳統能源。
分析認為,能源轉型不可畢其功于一役。雖說歐洲向綠色能源轉型的決心篤定,但無論從保供還是低碳的角度來說,未來歐洲能源發展仍是長路漫漫。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999782
據環球網,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當地時間24日,俄《生意人報》援引網絡安全人士的話報道稱,烏克蘭黑客對俄羅斯“米爾”支付系統及其運營商俄國家銀行支付卡系統(NSPK)發起了重大攻擊。
據報道,NSPK信息安全負責人當天表示,自2月份以來,針對NSPK的網絡攻擊數量不僅增加了兩三倍,而且還多得多。
俄衛星社稱,消息人士向俄《生意人報》證實了此次攻擊,俄羅斯銀行和NSPK拒絕對此事置評。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環球網官方微博、環球網官方網站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99978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