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央氣象臺已連續發布30多期高溫預警 中國氣象局回應每經:未來幾天四川、重慶部分地區仍將持續極易中暑等級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3 22:02:32

      ◎中央氣象臺從7月下旬至今已連續發布30多期高溫預警,8月12日以來,連續12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預計本月23日到28日,在四川、重慶的部分地區仍將持續極易中暑等級。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星    

      8月23日,中國氣象局召開線上通氣會,介紹高溫及臺風天氣相關情況。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介紹,中央氣象臺從7月下旬至今連發30多天高溫預警,高溫紅色預警從8月12日開始已連發12天。

      “本輪高溫天氣強度已經達到中國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1961年以來)最強,是一次非常罕見的高溫熱浪天氣事件。”陳濤說,雖然未來一周左右南方地區高溫天氣整體上呈現緩和趨勢,但不會馬上結束或馬上轉為涼爽。

      在通氣會上,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于如何加強高溫天氣預報的問題,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李怡回應:“我們有針對地做全國未來七天的高溫中暑氣象預報。預計本月23日到28日,在四川、重慶的部分地區仍將持續極易中暑等級。”

      受降水偏少及持續高溫影響,長江揚州段水位降低,裸露出部分灘涂 圖片來源:新華社

      連續12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陳濤介紹,中央氣象臺從7月下旬至今已連續發布30多期高溫預警,8月12日以來,連續12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同時,針對南方高溫少雨的情況,還發布了氣象干旱預警。

      本輪高溫天氣過程中,部分地區高溫尤為突出。

      武漢中心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璇介紹,8月以來,湖北省出現了大范圍的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極端性強。其中,30縣市日最高氣溫破歷史紀錄,40℃以上高溫范圍和持續時間歷史罕見。其中竹山8月13日最高氣溫44.6℃,創全省氣溫新高。

      重慶市氣象臺副首席預報員吳政謙介紹,7月以來截至8月22日,重慶天氣氣候呈現三個顯著的特征,一是平均氣溫顯著偏高,全市平均氣溫為31℃,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二是降水顯著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02.2毫米,長江上游流域平均降水量為158.2毫米,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三是高溫干旱強度顯著偏強,16個區縣最高氣溫創下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其中,北碚8月18日、19日連續兩天出現45℃高溫,打破全市極端高溫紀錄。

      持續高溫也給能源尤其是電力供應帶來了挑戰。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袁彬表示,四川、江蘇、湖北三省已近60天電力負荷氣象條件指數明顯高于歷史同期。24日起,南方大范圍高溫將逐步緩解,長江沿線各省份的電力負荷氣象指數也將隨之下降至與常年同期相當或略偏高,用電緊張將略有緩和。

      袁彬進一步介紹,高溫減退也有利于光伏電站發電。預計24至25日,南方大部光伏發電理論小時數可達五小時以上,有利于新能源發電對電力負荷的調度補充。但由于長江全流域缺水,水電日發量大幅下降,供電支撐能力大幅下跌,所以各省份缺電問題依然嚴峻,仍需做好電力調度供電應急準備工作。

      未來幾天高溫中暑范圍不斷縮減、強度減弱

      陳濤介紹,未來三四天造成高溫的主要天氣系統——副熱帶高壓雖然范圍縮小、強度減弱,但仍然控制著四川盆地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在冷空氣以及北上臺風影響下,天氣形勢變化仍然比較復雜。

      “南方地區高溫天氣雖然整體上呈現緩和趨勢,但是并不會馬上結束或者轉為涼爽狀態。大范圍高溫天氣持續這么久,其緩解或解除需要一個過程,不會出現突然轉折。”陳濤說。

      陳濤介紹,各地區高溫緩解的時間段和程度有明顯差異,其中,江漢江淮地區在8月24日起高溫會率先得到緩解;浙江、江西、湖南等地高溫消退時間要晚一點,在26日至27日以后;四川東部到重慶的高溫緩解時段要等到29日甚至30日以后。

      南方高溫將逐步緩和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官方微博

      針對社會普遍擔心會不會出現“秋老虎”的高溫現象,陳濤解釋,“秋老虎”就是秋季的高溫天氣,在以往確實發生過秋季高溫天氣現象。但是因為現在預報的時效還太長,因此需要滾動關注。

      此外,李怡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指出,高溫預報方面,我們有針對地做全國未來七天的高溫中暑氣象預報。從23日到28日,在四川、重慶的部分地區仍將持續極易中暑等級,而在江淮、江漢,江南大部高溫中暑范圍會不斷縮減,強度也會減弱。到28日左右,川西東北部、浙江南部等地方有易中暑等級。未來七天,高溫中暑有減弱趨勢。

      “我們也提出了一些防御建議,提醒在易中暑區域做好防暑降溫措施,有利于降低熱環境引發的熱射病和溺水傷亡風險。”李怡說,在易中暑地區,尤其要提醒體質虛弱、有基礎疾病人群,以及戶外工作,或處于不通風的室內人員,積極做好防暑降溫措施,盡可能避免熱射病、溺水傷亡事件的發生。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8月23日,中國氣象局召開線上通氣會,介紹高溫及臺風天氣相關情況。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介紹,中央氣象臺從7月下旬至今連發30多天高溫預警,高溫紅色預警從8月12日開始已連發12天。 “本輪高溫天氣強度已經達到中國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1961年以來)最強,是一次非常罕見的高溫熱浪天氣事件。”陳濤說,雖然未來一周左右南方地區高溫天氣整體上呈現緩和趨勢,但不會馬上結束或馬上轉為涼爽。 在通氣會上,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于如何加強高溫天氣預報的問題,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李怡回應:“我們有針對地做全國未來七天的高溫中暑氣象預報。預計本月23日到28日,在四川、重慶的部分地區仍將持續極易中暑等級。” 受降水偏少及持續高溫影響,長江揚州段水位降低,裸露出部分灘涂圖片來源:新華社 連續12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陳濤介紹,中央氣象臺從7月下旬至今已連續發布30多期高溫預警,8月12日以來,連續12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同時,針對南方高溫少雨的情況,還發布了氣象干旱預警。 本輪高溫天氣過程中,部分地區高溫尤為突出。 武漢中心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璇介紹,8月以來,湖北省出現了大范圍的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極端性強。其中,30縣市日最高氣溫破歷史紀錄,40℃以上高溫范圍和持續時間歷史罕見。其中竹山8月13日最高氣溫44.6℃,創全省氣溫新高。 重慶市氣象臺副首席預報員吳政謙介紹,7月以來截至8月22日,重慶天氣氣候呈現三個顯著的特征,一是平均氣溫顯著偏高,全市平均氣溫為31℃,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二是降水顯著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02.2毫米,長江上游流域平均降水量為158.2毫米,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三是高溫干旱強度顯著偏強,16個區縣最高氣溫創下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其中,北碚8月18日、19日連續兩天出現45℃高溫,打破全市極端高溫紀錄。 持續高溫也給能源尤其是電力供應帶來了挑戰。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袁彬表示,四川、江蘇、湖北三省已近60天電力負荷氣象條件指數明顯高于歷史同期。24日起,南方大范圍高溫將逐步緩解,長江沿線各省份的電力負荷氣象指數也將隨之下降至與常年同期相當或略偏高,用電緊張將略有緩和。 袁彬進一步介紹,高溫減退也有利于光伏電站發電。預計24至25日,南方大部光伏發電理論小時數可達五小時以上,有利于新能源發電對電力負荷的調度補充。但由于長江全流域缺水,水電日發量大幅下降,供電支撐能力大幅下跌,所以各省份缺電問題依然嚴峻,仍需做好電力調度供電應急準備工作。 未來幾天高溫中暑范圍不斷縮減、強度減弱 陳濤介紹,未來三四天造成高溫的主要天氣系統——副熱帶高壓雖然范圍縮小、強度減弱,但仍然控制著四川盆地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在冷空氣以及北上臺風影響下,天氣形勢變化仍然比較復雜。 “南方地區高溫天氣雖然整體上呈現緩和趨勢,但是并不會馬上結束或者轉為涼爽狀態。大范圍高溫天氣持續這么久,其緩解或解除需要一個過程,不會出現突然轉折。”陳濤說。 陳濤介紹,各地區高溫緩解的時間段和程度有明顯差異,其中,江漢江淮地區在8月24日起高溫會率先得到緩解;浙江、江西、湖南等地高溫消退時間要晚一點,在26日至27日以后;四川東部到重慶的高溫緩解時段要等到29日甚至30日以后。 南方高溫將逐步緩和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官方微博 針對社會普遍擔心會不會出現“秋老虎”的高溫現象,陳濤解釋,“秋老虎”就是秋季的高溫天氣,在以往確實發生過秋季高溫天氣現象。但是因為現在預報的時效還太長,因此需要滾動關注。 此外,李怡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指出,高溫預報方面,我們有針對地做全國未來七天的高溫中暑氣象預報。從23日到28日,在四川、重慶的部分地區仍將持續極易中暑等級,而在江淮、江漢,江南大部高溫中暑范圍會不斷縮減,強度也會減弱。到28日左右,川西東北部、浙江南部等地方有易中暑等級。未來七天,高溫中暑有減弱趨勢。 “我們也提出了一些防御建議,提醒在易中暑區域做好防暑降溫措施,有利于降低熱環境引發的熱射病和溺水傷亡風險。”李怡說,在易中暑地區,尤其要提醒體質虛弱、有基礎疾病人群,以及戶外工作,或處于不通風的室內人員,積極做好防暑降溫措施,盡可能避免熱射病、溺水傷亡事件的發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黄色三级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wwwxxx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亚洲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