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4 21:37:49
◎PI3Kδ抑制劑賽道競爭激烈,面對眾多藥企早早布局,此時申請臨床的百濟神州或難以形成先發優勢,誰能拔得國內PI3Kδ抑制劑頭籌仍未可知。
◎《掘金創新藥》研究員認為,隨著PD-1/PD-L1、CD47、Claudin18.2等熱門靶點陷入激烈競爭,雙抗藥物是實現差異化創新的重要路徑。對于康諾亞這樣的新興Biotech公司來說,雙抗藥物是少有的能讓其實現彎道超車的技術路徑。
每經記者|金喆 每經實習記者|陳浩 每經編輯|魏官紅
《掘金創新藥》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共同推出,旨在解讀新藥研發進展與趨勢,剖析產品競爭力與市場前景,洞察醫藥資本脈絡,見證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根據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9月13日到9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共收到8家上市公司提交的14個化學藥品、生物制品新藥申請。
《掘金創新藥》研究員認為,本階段有兩大新聞值得資本市場關注。
一是今年登陸港股的康諾亞-B(02162,HK)BCMA/CD3雙抗注射液獲批臨床。但這一消息并沒有提振公司股價,上市兩個月來,康諾亞股價持續走低,多次破發。
業內認為,雙抗藥物或將成為下一代抗體藥物新星。康諾亞能借此機會實現彎道超車嗎?實際上,康諾亞的臨床進度并不出眾,這一領域早已聚集多個巨頭。就在9月24日,領跑的康方生物AK104上市申請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
二是百濟神州入局PI3Kδ抑制劑賽道。不過,作為淋巴瘤治療領域的重要靶點,PI3Kδ抑制劑市場早已是一片紅海。目前,美國市場已有4款PI3Kδ抑制劑藥物獲批上市,而中國市場尚無已獲批上市藥物。面對眾多藥企早早布局PI3Kδ抑制劑的情況,此時申請臨床的百濟神州或難以形成先發優勢,誰能拔得國內PI3Kδ抑制劑頭籌仍未可知。
本周上市公司方面,恒瑞醫藥(600276,SH)共申報4個臨床申請和1個上市申請,百濟神州(06160,HK)共申報2個臨床申請,君實生物-U(688180,SH)共申報2個臨床申請,復星醫藥(600196,SH)申報1個上市申請,康諾亞、三生國健(688336,SH)、亞盛醫藥-B(06855,HK)和再鼎醫藥-SB(09688,HK)各申報1個臨床申請。
按申請類別劃分,本階段申報類別情況如下:
1.百濟神州入局PI3Kδ抑制劑賽道,國內尚無同靶點產品上市
9月17日,百濟神州提交的富馬酸BGB-10188膠囊臨床申請獲CDE受理。
富馬酸BGB-10188膠囊是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種高選擇性PI3Kδ抑制劑。公開資料顯示,PI3Kδ抑制劑可直接作用于淋巴瘤細胞,抑制Akt磷酸化,誘導細胞凋亡。其亦可通過影響腫瘤免疫環境,降低Treg細胞功能,增強CD8+T細胞活性,從而殺死實體瘤細胞。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顯示,目前富馬酸BGB-10188膠囊尚無適應癥獲批。
作為淋巴瘤治療領域的重要靶點,近年來多家藥企紛紛布局PI3Kδ抑制劑,市場早已是一片紅海。
今年2月,恒瑞醫藥宣布以2000萬美元入股瓔黎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瓔黎藥業),同時獲得了瓔黎藥業針對PI3Kδ抑制劑Linperlisib在大中華地區的聯合開發權益以及排他性獨家商業化權益。恒瑞醫藥援引Evaluate Pharma數據庫表示,2020年已上市3款PI3Kδ抑制劑全球銷售額約1.82億美元。
在百濟神州擬于科創板上市的招股書中,公司透露正在澳大利亞開展BGB-10188單藥治療及聯合替雷利珠單抗或澤布替尼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及實體瘤的I期臨床試驗,計劃入組150名受試者。
《掘金創新藥》研究員認為,PI3Kδ抑制劑賽道競爭激烈,面對眾多藥企早早布局,此時申請臨床的百濟神州或難以形成先發優勢,誰能拔得國內PI3Kδ抑制劑頭籌仍未可知。
資本市場方面,百濟神州近一個月經歷了一輪股價上漲,8月23日至9月23日收盤,港股股價累計上漲逾四成。《掘金創新藥》研究員認為,股價上揚主要還是與百悅澤的海外上市進度有關。近日公司發布公告披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授予其百悅澤(澤布替尼)加速批準,用于治療接受過至少一次抗CD20治療的復發或難治性(R/R)邊緣區淋巴瘤(MZL)成年患者。
2.康諾亞BCMA/CD3雙抗注射液申報臨床,公司上市兩月股價跌去三成
9月13日,康諾亞靶向BCMA/CD3的雙抗藥物CM336注射液獲批臨床。加上此前與諾誠健華-B(09969,HK)合資成立的北京天諾健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靶向CD3/CD20的雙抗藥物CM355獲批臨床,康諾亞已有兩款雙抗藥物獲批臨床。
招股書顯示,康諾亞雙抗先導產品包括CM355、CM336和CM350,其中靶向GPC3/CD3的CM350尚未申報臨床。由于BCMA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惡性漿細胞上的高度表達及限于健康人群漿細胞的正常表達,因此BCMA是一種用于多發性骨髓瘤的免疫療法的具有吸引力的靶點。CM336是一種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BCMA/CD3雙抗藥物,設計用于靶向BCMA陽性腫瘤細胞的BCMA及T細胞表面的CD3受體結合,以激活T細胞來殺死癌細胞。
華創證券表示,臨床前研究顯示CM336對BCMA有較高的親和力,并只會引起極小的細胞因子釋放,安全性優異。
繼PD-1/PD-L1、CD47、Claudin18.2等熱門靶點涌入眾多玩家后,雙特異性抗體成為當前醫藥研發的又一大熱門賽道。天風證券認為,雙抗藥物被認為是下一代抗體藥物新星,全球格局漸入佳境;雙抗藥物可以通過靈活多變的多靶點組合策略,打造多元化產品,解決單抗藥物面臨的脫靶、耐藥性等問題,隨著研發平臺的普及,雙抗研發技術難度有所下降,穩定、高效的雙抗產品的打造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目前,全球共有兩款雙抗藥物實現商業化,分別是安進的Blincyto(CD3/CD19)和羅氏的Hemlibra(FIXa/FXa),分別治療血液瘤及A型血友病。此外,強生一款治療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NSCLC的雙抗藥物于2021年5月獲得FDA批準(cMet/EGFR),再次拓寬了雙抗在大適應癥上的潛力。
國內市場方面,尚未有國內藥企的雙抗產品獲批面世,雙抗市場潛力巨大。頭豹研究院預測,中國雙抗行業市場到2024年達到50億元規模。
藥品進展利好不斷,但康諾亞在二級市場走得并不順暢。
今年7月,康諾亞順利赴港上市,然而股價至今(9月23日)已經較高點跌去三成。根據招股書,過去兩年康諾亞累計虧損近10億元,且公司目前仍未有產品獲準進行商業銷售。
不過,機構卻對康諾亞未來的盈利情況表示樂觀。天風證券研報表示,康諾亞聚焦創新生物療法,由自身免疫+腫瘤管線雙輪驅動,差異化布局自身免疫市場,單抗+ADC+雙抗多層次布局腫瘤領域,預計公司將在2024年產生產品銷售收入,2029年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掘金創新藥》研究員認為,隨著PD-1/PD-L1、CD47、Claudin18.2等熱門靶點陷入激烈競爭,雙抗藥物是企業實現差異化創新的重要路徑。對于康諾亞這樣的新興Biotech公司來說,雙抗藥物是少有的能讓其實現彎道超車的技術路徑。康諾亞的雙抗產品能否盡早實現商業化并搶占雙抗市場,或將成為公司未來能否實現扭虧為盈的關鍵。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