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12 20:27:39
◎能鏈集團通過旗下團油、快電等產品,以數字化方式解決了車主用戶的消費痛點,也解決了能源供給不平衡的行業痛點。
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經編輯|劉雪梅
今年以來,無論是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明確,還是互聯網公司“造車熱”的來襲,均加速了傳統能源行業數字化落地的腳步,也引發了巨頭和資本對該領域的新一輪圍獵。
8月12日,能源產業互聯網公司能鏈NewLink宣布已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領投方為招商局資本旗下基金,中金資本等老股東持續加持。此輪融資由三部分組成,包括母公司能鏈融資、子公司能鏈物流獨立融資,以及能源資產管理基金設立。
這已經是能鏈今年完成的第3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40億元人民幣。啟信寶數據顯示,自2016年創立以來,5年里能鏈已獲超過10輪融資,股東還包括中金資本、洪泰基金旗下國調洪泰、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小米集團、蔚來資本、KIP中國等。
能鏈聯合創始人、總裁王陽曾表示,能鏈所處的10萬億級能源消費賽道正面臨著新一輪能源革命與數字化紅利。在她看來,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以及互聯網行業向人與能源等場景連接的躍遷,都將加速能源行業數字化基礎設施的重塑,也為能源數字化帶來全新的機遇。
可以看到的是,在多重紅利的疊加效應下,中國的“互聯網+能源”市場空間正在被快速打開,除了能鏈頻繁獲得資本青睞之外,能源數字化也成為出行、物流及互聯網公司的重點布局方向。
資料顯示,能鏈成立于2016年,至今業務已覆蓋1800城,旗下“團油”連接2.5萬座油站,占市場油站總數的22%。此外,團油還與微信、嘀嗒出行、順豐、建設銀行、貨拉拉等3000家主流平臺建立了合作。公司打造的第三方充電平臺“快電”,目前已覆蓋70萬根公共充電樁。
德勤數據顯示,能鏈過去三年的收入增速達5777%。易觀千帆最新數據顯示,能鏈團油在用戶活躍度、行業滲透率等方面,均保持行業第一,能鏈年化GMV超千億,今年以來,能鏈集團已經連續獲得3輪超40億元融資。
今年3月22日,能鏈宣布完成新一輪2億美元戰略融資,貝恩資本(Bain Capital)領投,老股東愉悅資本繼續跟投,華興資本擔任財務顧問。綜合今年年初招銀國際領投的1億美元融資,能鏈3月戰略輪系列融資累計金額達3億美元。能鏈股東還包括中金資本、洪泰基金旗下國調洪泰、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小米、蔚來資本、KIP中國等。至此,能鏈2021年累計融資超40億人民幣。
啟信寶數據顯示,自2016年成立以來,能鏈已獲得超過10輪融資,而在2019年以來的兩年多時間里,能鏈融資次數達到7次。今年年初,曾有消息稱能鏈將于2021年上半年赴美上市,募資規模預計為3億~5億美元,隨后能鏈官方發布聲明稱暫無上市計劃。
能鏈融資情況一覽 圖片來源:啟信寶
在業內看來,能鏈近兩年頻繁獲得資本青睞的原因很大程度來自產業互聯網帶來的能源數字化機遇被看好。易觀《中國能源數字化產業市場分析2011》報告顯示,目前民營及其他加油站依然存在數字化水平參差不齊、缺乏互聯網營銷能力,以及服務改善基礎薄弱等問題。這也意味著中小民營加油站依然存在極大的數字化改造空間。
能鏈創始人、CEO戴震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團解決人吃飯的問題,能鏈解決車吃飯的問題”,能鏈通過旗下團油、快電等產品,以數字化方式解決了車主用戶的消費痛點,也解決了能源供給不平衡的行業痛點。他同時表示,能鏈NewLink集團將“零碳、雙輪驅動、助力碳中和”作為企業愿景,致力于“在能源物理空間轉移和交易過程中實現交付成本最低”。
新能源充電樁 圖片來源:攝圖網
隨著政策開放和資本的關注,能鏈之外,互聯網公司也圍繞新基建開始了新一輪的較量。在BAT圍繞AI、云計算重金投入之余,能源數字化則成為出行、物流等公司的爭奪重點。
今年4月,滴滴旗下小桔加油正式更名“滴滴加油”,向外傳遞出滴滴對其能源業務更加重視的信號,這也是滴滴加速從出行平臺向汽車產業鏈的延伸的一個表現。隨后,滴滴旗下小桔能源傳出正在招聘光伏、儲能相關領域的人才和專家,其中包括電池儲能專家、能量調度策略專家、光儲充實驗室負責人等崗位。
7月,哈啰出行旗下兩輪換電業務品牌“小哈換電”宣布完成數億元新一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大灣區基金、磐谷資本、博儒資本、慕華資本等。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6月,哈啰出行聯合寧德時代、螞蟻金服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推出定位兩輪電動車基礎能源網絡的“換電服務”,2020年11月,該業務正式更名“小哈換電”。截至2021年4月底,小哈換電已在全國超200座城市開放網絡能力,提供兩輪出行用電服務。
此外,國有加油站也在加速數字化進程,其中,中國石油為滿足消費者移動支付的需求,推出“加油卡移動支付平臺”,并在全國14個省市6000余座加油站上線,中石化電子錢包“一鍵加油”也在超過3萬座加油站上線。
今年4月9日,能鏈與騰訊云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流量入口、車端能源解決方案、出行場景、金融保險等維度,進行資源對接,開展深度合作。而從能鏈的戰略投資方,也能看出互聯網公司對能源數字化市場足夠的興趣。
能鏈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陽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整個能源行業的數字化大趨勢是不可逆的,但是對于互聯網能源行業來講,目前大家還處于探索邊界找博弈平衡點的過程中。
可以看到,除了傳統玩家之外,巨頭早已看到車后服務和能源數字化背后的巨大市場機遇,在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下,交通轉型充滿機遇與挑戰,圍繞能源數字化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