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07 15:34:40
◎截至今日收盤,寧德時代跌去5.72%,市值蒸發近600億元,而其總市值規模仍是創業板第一,但投資界卻已開始擔心不久之后限售股解禁洪峰的到來,或對股價造成二次沖擊。
◎對于一級市場的參與者來說,時下的解禁不失為一次造富良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兩只創投基金(機構股東)在解禁之前錄得的賬面回報就已經超過十倍。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肖芮冬
寧德時代本周四(6月10日)的大額解禁壓力已提前沖擊股價,今日上午跌幅已近6%,截至收盤下跌5.72%、最新報407.50元/股。據Wind統計,本次解禁股數總計約9.5238億股,按照今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約為3880.9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解禁股數量占總股本40.88%,是繼2019年6月超四成總股本解禁后的又一次大額解禁,均為首發原始股東限售股份。本次解禁的股東中包括實控人和創投股東,其中新疆東鵬偉創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上海綠聯君和產業并購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已是十倍贏家,其最早均在2017年6月入股寧德時代,彼時投資成本每股43.48元。
截至今日收盤,寧德時代跌去5.72%,市值蒸發近600億元,而其總市值規模仍是創業板第一,但投資界卻已開始擔心不久之后限售股解禁洪峰的到來,或對股價造成二次沖擊。
Wind統計顯示,6月10日,寧德時代將迎來一次大額解禁,其解禁股數高達9.52億股,占總股本的40.88%,均為首發原始股東限售股份。今天(6月7日)早盤急跌4%的態勢已是市場對解禁壓力的提前反應。
有分析指出,相比于去年同期,寧德時代股價漲幅超過170%,動態市盈率高達139倍,盡管一季報凈利潤增率同比達到158.99%,但該公司年度盈利數據歷年呈現頭重腳輕態勢,年報凈利潤同比增率連續兩年維持在35%以內,難負百倍市盈率高增預期。
但有意思的是,這已經不是寧德時代首次經歷解禁洪峰。早在2019年6月,該公司就有來自首發原始股東的20家機構持股人解禁期至,彼時限售解禁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高達44.64%。從股價表現來看,在那之后的近半年時間里,寧德時代股價在72.51元附近平穩過渡,且從當年11月起開啟股價翻倍之旅,到如今突破400元/股大關,股價已漲超5倍。
業內多有關于新能源車產業政策利好公司營收增長的討論,不過受市場競爭加劇、新品和技術開發風險突出以及毛利率有可能下降等問題,“創業板一哥”此次再遇限售股解禁股價能否繼續保持平穩的擔憂。
對于一級市場的參與者來說,時下的解禁不失為一次造富良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兩只創投基金(機構股東)在解禁之前錄得的賬面回報就已經超過十倍。
Wind統計顯示,即將在6月10日解禁的股東名單中,機構包括新疆東鵬偉創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新疆東鵬)、上海綠聯君和產業并購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綠聯君和)兩家股權投資基金,以及實控人持股平臺之一的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瑞庭投資有限公司。
其中,新疆東鵬本次解禁股份數量達459.99萬股,綠聯君和解禁股份數量達344.99萬股,均是兩家機構的剩余未解禁股份,且均是在2017年6月從寧德時代實際控制人處受讓的公司股份,并承諾上市后36個月內不轉讓及回購。除上述公司股份外,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內,不轉讓及回購。
根據招股書公布的轉讓情況,綠聯君和曾在2017年6月分別受讓李平、黃世霖和“元達信資本-聚寶7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344.99萬股、230.00萬股、588.24萬股;新疆東鵬同期受讓了李平459.99萬股。根據當時股權轉讓的協商定價,均以43.4791元(相當于轉增前130.4372元)受讓相關機構。也就是說,按今日407.50元/股收盤價計算,兩家機構的賬面回報漲9.37倍。
據啟信寶數據,綠聯君和成立于2016年11月,合伙人(股東)名單中包括安徽省鐵路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等國資系LP。在業內人士看來,國資系LP對財務投資的保值增值要求較高,履行完限售合同之后,不排除會有減持計劃公布。
雖然限售股解禁后會面臨減持的拋壓,但從寧德時代的限售股解禁股東來看,卻也不乏按兵不動的機構投資人,高瓴資本就是一例,且到目前為止,新能源賽道仍是一二級市場投資人極為聚焦的領域。
記者注意到,截至寧德時代2021年一季報公布的限售股份變動情況,高瓴資本通過中國價值基金(交易所)、HCM中國基金以及珠海高瓴穗成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參與寧德時代非公開股份發行獲得的股份至少在6000萬股以上。其中,僅中國價值基金(交易所)就有5279.50萬股,盡管擬解除限售日期為今年2月4日,但就今年一季報公布的數據來看,并未減持。
事實上,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關注,一二級市場近年來雖有投資策略上做進退取舍,但放眼長期確定性機會,各家均未因估值高企而放棄繼續投資的意愿。投中數據CVSource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碳中和”概念投資活躍,項目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汽車電池、清潔能源等五大賽道,投資數量合計發生40起,其中電池賽道投資最活躍。
在二級市場方面,有公募基金經理表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正在快速走過1%~10%的時間窗口,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依然會保持快速的增長。金信基金投資部基金經理孫磊表示,看好的細分領域包括上游資源、中游隔膜企業、中游龍頭電池企業和下游充電運營企業。
當然,投資新能源產業也面臨階段性風險。孫磊表示,“過去政策風險較大,補貼的時間和單車補貼量都是較大的風險。補貼是讓新能源汽車行業增速波動劇烈的一個重要因素。短期來看,原材料上升等都對產業形成了短中期的壓力。”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