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07 12:20:54
◎6月1日零時起,隨著各家電商首日戰報出爐,記者分別從京東、天貓等主要參戰618的主要電商平臺獲悉,國潮、新品牌成為當之無愧的“C位擔當”。
◎6月3日,根據香港聯交所披露的資料顯示,美團CEO王興簽訂股票轉讓計劃,將其個人持股的10%約5731.9萬A類股轉為B類股,并注入王興基金會。
◎6月5日,圓通發布公告稱,擬向注冊及發行金額不超過20億元(含20億元)的中期票據和不超過10億元(含10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
每經記者|趙雯琪 王郁彪 王紫薇 每經實習記者|陳婷 陳劍銳 每經編輯|李卓
“每經未來商業智庫”每周定期分享《一周未來商業》,圍繞電商/新消費、物流/供應鏈、生活服務、以及未來商業創新創投領域,以“事件+短評”的形式,洞見未來商業發展趨勢。
上周(5.31-6.6),我們共盤點了13件熱點新聞事件。
#電商/新消費#
1、【618電商首日戰報出爐:新品牌成C位擔當】
6月1日零時起,隨著各家電商首日戰報出爐,諸多品牌就在電商平臺上斬獲了開門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從京東、天貓等主要參戰618的主要電商平臺獲悉,國潮、新品牌成為當之無愧的“C位擔當”。
在京東,開門紅5分鐘,元氣森林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倍,OATLY、Wonderlab等健康飲品類品牌同比增長均超過15倍。記者了解到,今年,京東有超30000個新品牌、新店鋪亮相京東超市“618”,并有近244萬款新品在京東超市上架,京東618將至少幫助1000個新品類實現銷量同比增長超100%,100個新品類銷售過億。
天貓方面同樣表現突出,僅6月1日當天,就有755個新品牌首日成交額超過百萬。今年有25萬品牌擁抱天貓618,達到了去年同期的2.5倍,其中有140萬款首次面世的新品。
未來商業短評:今年618,天貓和京東都默契地將“新品牌”作為前線陣地,而618之外的新品牌大時代已拉開序幕。消費端之外,兩大巨頭今年越發重視農產品、產業帶,京喜、淘特也在產業側開啟了正面交鋒。
2、【盒馬成立新品牌孵化中心 計劃年內孵化、投資100個新品牌】
5月31日,盒馬宣布成立新品牌孵化中心——“盒馬X加速器”,打通投融資、商品研發、供應鏈支持、營銷推廣等內外部資源,為有潛力的新品牌、產品線和商品進行孵化和加速以及戰略投資。
盒馬方面表示,盒馬要做孵化平臺,核心目標是打造以盒馬為中心的新零售商品生態鏈:從研發到上市銷售到不斷迭代優化的全鏈路生態系統。從單體作戰到艦隊作戰,升級盒馬的商業模式與核心競爭力,形成類似蘋果的App開發者生態圈。據悉,新品孵化中心由盒馬總裁助理郭旭林帶隊,將聚焦于快消領域的頭部品牌、新興崛起的網紅品牌、老字號品牌、發力餐飲零售化的餐飲品牌,計劃于年內孵化100個新品牌。
未來商業短評:在盒馬正式推出“盒馬X加速器”之前,盒馬已然在商品和品牌上布局良久。去年12月,盒馬便對外表示,其2020年上半年約有2萬個SKU進入整個銷售渠道,其中有6000多個為自研發或參與研發商品。如今,面臨著諸如山姆會員超市等強勁的競爭對手,盒馬是否能夠通過成立新品牌孵化中心的方式大幅提升商品力,尚需要時間來證明。
3、【角力會員制、發力本土化 亞馬遜Prime會員日首次提前至6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6月2日,亞馬遜宣布,2021年亞馬遜Prime會員日將于6月21日全球同步開啟,其中,“早鳥優惠”于6月2日開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亞馬遜會員日是史上首次提前至6月。
據悉,本次主體活動結束后,6月23日還將開啟5天的狂歡返場。
未來商業短評:亞馬遜將Prime會員日史無前例地提前至6月,顯而易見是向618購物節借力、加速中國市場本土化的表現。亞馬遜Prime會員于2017年進入中國,有聲音認為,此前亞馬遜會員的中國本土化運營少了一些。未來,撬動中國市場手段及其本土化進程還有很大空間。隨著中國本土的跨境電商的崛起,留給亞馬遜的時間有些緊迫了。
4、【霧芯科技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8.2%、凈虧2.67億】
6月2日,電子煙品牌悅刻母公司霧芯科技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霧芯科技2021年第一季度凈營收為人民幣24.0億元,較2020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16.2億元增長48.2%。第一季度凈虧損擴大至2.67億元,上一季度虧損2.367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經調整凈利潤為人民幣6.1億元(9,320萬美元),較2020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4.2億元增長45.6%。
此外,霧芯科技還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的管理層預期,預計凈營收將超過人民幣28.5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經調整凈利潤將超過人民幣7.2億元。
未來商業短評:電子煙行業面向的是萬億煙草市場,但影響賽道企業發展根本的不是盈利能力,而是應對監管合規風險的能力。在最強監管風暴下,霧芯科技一季度進一步出臺了多項舉措提升落實未成年人保護的能力,這是好事,也是必須持續要做的事情,但如何落到實處、不走過場,才最關鍵。
#生活服務#
1、【滴滴出行app上線“老人打車”】
圖片來源:攝圖網
6月3日,滴滴宣布:繼推出“滴滴老年版”小程序、開通“全國老年人電話叫車熱線”后,滴滴出行App已于5月底正式上線“老人打車”模式,用戶升級到滴滴出行6.2.0及以上版本,即可在App內切換到“老人打車”模式,大號字體簡潔設計,方便老年人操作使用。
1月22日起“滴滴老年版”小程序和“電話叫車”陸續上線,截止目前已累計護送超400萬次老人出行。“老人打車”模式接入滴滴出行App后,服務老年人訂單數量顯著增加,5月滴滴全平臺為57.8萬老年用戶提供了超過240萬次出行服務。
未來商業短評:最新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6億人,與2010年相比上升5.44%,占總人口比例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占13.50%)。滴滴上線“老人打車”體現的不只是企業溫度,更是商業智慧。在移動互聯網流量見頂的今天,50歲以上的銀發人群也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入網重要增量,消費領域的新機會其實也蘊含在老年市場之中,銀發族和Z世代一樣性感。
2、【美團王興將市值179億港元股票注入公益基金完成29億捐贈】
6月3日,根據香港聯交所披露的資料顯示,美團CEO王興簽訂股票轉讓計劃,將其個人持股的10%約5731.9萬A類股轉為B類股,并注入王興基金會。據悉,該基金將專門用于推動教育與科研等公益事業。
根據6月2日美團收盤價311.8港元計算,該部分基金股份市值約合179億港元。資料還顯示,該基金當日已經完成了約935萬股(市值約合29億港元)的公益捐贈。美團方面回應稱,此次股本轉換屬于高管個人出于公益目的所做的資產規劃,不會對其繼續推動美團發展有任何影響。
未來商業短評:黃崢、張一鳴、王興……越來越多的互聯網行業創始人選擇將資源投入到公益當中,在享受科技帶來的杠桿紅利之時,互聯網企業也應主動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3、【叮咚買菜首進廈門,上線兒童食品板塊、首推“兒童食品準入標準”】
5月31日,生鮮電商叮咚買菜宣布進駐廈門,首批開設近30家前置倉,為各倉周邊3公里范圍內的用戶提供最快29分鐘送達的生鮮到家服務。
6月1日,叮咚買菜宣布,正式推出“兒童食品專區”,聯合專業營養師團隊,共同研發生產出了孩子愛吃的安全食品。此外,叮咚買菜還聯合上海交大陸伯勛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IFS、Intertek、GAA等國內外8家食安相關機構,建立食品安全聯盟,共同打造適合3~12歲兒童的食材,推動國內兒童食品市場走向標準化和規范化。
未來商業短評:在4月注冊相關公司之后,叮咚買菜5月底正式進入了福建市場。這也意味著,叮咚買菜正式進入了同賽道競爭對手樸樸超市的腹地。與此同時,無論是盒馬推出“盒馬X加速器”,還是叮咚買菜增設“兒童食品專區”,都意味著生鮮電商賽道的競逐不再只局限于“跑馬圈地”,商品力將成為各家加碼的重點。
#物流/供應鏈#
圖片來源:攝圖網
1、【2021年前5月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400億件】
國家郵政局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400億件,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日均業務量超過2.66億件,日均服務用戶超過5億人次,行業服務民生作用更加凸顯。
國家郵政局預計,2021年全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950億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快遞業務量突破400億件用時僅5個月,比2017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達到400億件提前了7個月,比2020年提前約2個月。
未來商業短評:從2014年首次突破100億件到2015年突破200億件,我國全年快遞業務量以年均增長100億件的速度步入發展的快車道。2020年,即便受疫情影響,我國快遞業務量也突破了800億件。如今再次刷新紀錄,向千億大關邁進,既顯現了我國快遞市場巨大的發展韌性、蓬勃活力和增長潛力,也彰顯了郵政快遞業在促進消費和暢通經濟循環中的重要作用。
2、【“順豐機場”新進展:年底校飛、明年投用】
6月2日,鄂州花湖機場(俗稱“順豐機場”)東跑道主體結構道面混凝土正式開始澆筑,標志著機場建設進入“雙跑道”沖刺階段。6月3日,機場航站樓項目屋面施工即將收尾,“鄂州”二字已點亮,東、西兩條跑道雛形已現。機場輪廓愈發明顯,預計今年年底準備校飛,明年投入使用。
據了解,鄂州花湖機場東西跑道為兩條長3600m、寬45m的遠距跑道,兩跑道間距為1900m,東跑道較西跑道北端向南錯開200m,可實現雙跑道獨立運行。東西跑道均為智能跑道,通過布設多種參量的大容量光柵陣列傳感網,可以坐在電腦前觀測跑道全域每一混凝土板塊相關信息,隨時檢測飛機運行信息及道面健康狀況。
未來商業短評:速度經濟時代,機場不再是傳統意義上運送客貨的周轉場所,而是全球制造、商貿、金融等領域的重要節點。作為我國第一座專業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機場將成為順豐構建航空運輸網絡的關鍵節點,與航空物流網絡、陸地物流網絡形成順豐的全物流體系,也將對整個中國的航空貨運格局以及現代物流格局帶來深遠影響。如今機場投用在即,中國物流強國的前進步伐也在繼續加速。
3、【圓通擬發行不超過30億元票據、超短期融資券,用于償還有息債務等】
6月5日,圓通發布公告稱,擬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申請注冊及發行金額不超過20億元(含20億元)的中期票據和不超過10億元(含10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資金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償還有息債務、補充流動資金及項目建設。其中,中期票據單期發行期限不超過5年(含5年)、超短期融資券單期發行期限不超過270天(含270天)。
圓通2021年一季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1.98億元,雖較2020年末減少4.54億元,但并不那么“差錢”。需要注意的是:韻達的“榜眼之爭”十分激烈。在3月收入和業務量增速雙雙超越韻達之后,圓通在4月再次增速超越韻達,數據顯示,圓通與韻達在4月的業務量差距不到1億票,相比于上月1.68億票的差距已有大幅縮小。不過相應的,圓通單票價格降幅也超過韻達。
未來商業短評:價格戰是個泥潭。價格戰之外,另一場同樣必須依靠資本才能拿到入場券的就是基礎設施“裝備競賽”。圓通顯然深諳“現金為王”的道理,畢竟“錢袋子”深淺直接決定“彈藥”是否充足。經營性凈現金流和類現金余額的分化是龍頭突圍的強信號。
#未來商業創新創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十月稻田完成14.5億元B輪融資】
5月31日,十月稻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輪14.5億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云鋒基金聯合領投,CMC資本、泰合資本跟投,老股東啟承資本超額跟投,泰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公開資料顯示,十月稻田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大米雜糧產品種植加工商。去年8月,公司曾引入消費基金啟承資本3億元A輪投資,如今兩輪合計17.5億的融資額創造了國內近五年基礎食材領域融資金額的最高紀錄。
未來商業短評:所有偉大的傳統行業都值得再造一遍。過去的時間里,糧、油、水、奶等基礎民生品類均誕生了數千億市值的巨頭,8000億市場規模的大米、雜糧賽道在新品牌叢生、數字化蓬勃的當下,又將孕育出哪些新巨頭?
2、【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店小秘”獲1.35億元B+輪融資】
6月2日,全球跨境電商一站式服務平臺店小秘宣布,完成1.3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據了解,本輪融資由高榕資本領投,老股東GGV紀源資本和鼎暉投資跟投。
店小秘方面表示,本輪所融資金將被用于SaaS產品布局、服務體系升級、高端人才引進。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店小秘已與全球37家電商平臺、800多家優質物流商及50多家海外倉進行技術對接,年處理訂單交易金額超1800億人民幣。
未來商業短評:處于細分賽道上的跨境電商沒有“貓狗拼”那么耀眼,卻也在不知不覺間迎來了自己的上市潮和新變局。尤其在疫情的推動下,局面變得更加火爆。但2021年7月1日起,歐盟將進行VAT(增值稅)稅改,出口至歐洲市場的多數賣家將面臨約20%的運營成本提升,跨境電商的賣家及平臺要如何應對這一挑戰?行業中的玩家需要思考如何跨越新周期。
3、【“采貨俠”完成4500萬美金融資持續低價“五折攪局”B2B二手3C市場】
6月2日,二手電商轉轉集團宣布旗下B2B二手3C交易平臺采貨俠已于2021年5月完成4500萬美金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鐘鼎資本領投,轉轉持續加持,完成融資后采貨俠的估值達1.4億美金;此外,本輪重組融資前后轉轉持有采貨俠股份比例不變,仍保持控股。
采貨俠CEO、轉轉集團聯合創始人相昌峰表示,完成本輪融資后,采貨俠平臺的收費政策仍將長期保持是競品的一半;同時繼續加大對商品智能檢測、定級、定價及算法推薦升級的資金和人力投入,通過“低價”來提升二手3C領域to B行業的流轉效率,推動整個B2B行業更快發展。
未來商業短評:愛回收在美提交IPO申請后不久,資本再度強勢加注另一頭部玩家,攪動國內二手電商市場一池春水。而資本加注下的“五折攪局”更將給行業帶來變量空間。對于C端屬性更強的轉轉來說,采貨俠是其滲透to B市場的排頭兵,B端卻是愛回收的“腹地”。不難想見,C端業務市場爭奪廝殺之外,B端戰場也將迎來連天炮火。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