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2-26 09:51:09
每經記者|姚亞楠 每經編輯|肖芮冬
藍晶微生物今日宣布完成近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創下國內合成生物學領域初創企業單筆融資金額的新紀錄。本輪融資由光速中國和高瓴創投領投,七匹狼創投和三一創新投資跟投,現有股東峰瑞資本、前海母基金等繼續追加投資。
藍晶微生物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基于合成生物技術從事分子和材料創新的初創公司,致力于設計、開發、制造和銷售新型生物基分子和材料,包括在所有自然環境中均可自發完全降解的生物材料PHA、可有效緩解焦慮的功能飲料成分和補償人體常見代謝缺陷的新型功能益生菌等。其研發平臺覆蓋了分子結構設計、微生物菌株開發、小試與中試生產、材料改性加工等實現產品定制化開發所必須的全部環節。據公司估算,現有研發平臺和后續生產設施的70%~80%可在不同產品管線中復用,這將呈數量級地壓縮后續產品管線的研發成本和產業化落地周期。
藍晶微生物聯合創始人兼CEO張浩千博士表示,“當下,我們身邊幾乎所有的物質材料都在至少30年前發明了。過去的30年中,不論在技術潛力還是生產方式上,以石化原料為基礎的化學工業都無法充分滿足人們對于未來生活的需求。而生物技術的時代才剛剛開始,藍晶微生物致力于通過生物技術來設計和制造新型生物基分子和材料,與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締造一個未來將至少覆蓋全球一半人口的產業。”
光速中國助理合伙人高健凱表示,“今天的人類社會正處于創新的風口,合成生物學作為一項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新興技術將為可持續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在商業應用領域,合成生物學市場預計到2025年將以近30%的復合年增長率在高速增長。藍晶的核心技術在可降解塑料領域解決了多年來成本高、產量低、性能不穩定的難題,使得這一環保技術能取得突破性發展,無論對于商業應用還是綠色發展,都有著重大意義。”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