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29 17:53:15
我國休閑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政策監督,更需要企業承擔起第一主體的責任,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安全生產、綠色生產,在履行對消費者、客戶、股東的責任的同時,還要履行企業對生態環境和社會的責任。
每經記者|成錦鴻 每經編輯|凌建平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食品企業的責任生產、責任經營與廣大人名群眾的健康生活質量息息相關,與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息息相關,更關系到民族未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國務院食品安全負責人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意見》發布會上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要求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給“舌尖上的安全”帶來了諸多挑戰。《后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消費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食品安全消費輿情信息主要集中在食品抽檢結果、禁食野生動物、冷鏈食品風險、食品安全消費提示、自制食品問題、野生食品中毒以及其他食品安全問題等方面。其中,超三成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余下近七成依然來自日常食品。
后疫情時代,人們對于健康的追求越來越迫切,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要求提高食品藥品等關系人民健康產品和服務的安全保障水平。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食品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支柱地位不斷提升;標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食品安全保持較好水平;科技創新取得積極進展,技術裝備水平持續提高,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2019年食品行業穩定發展,1-11月,農副食品加工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食品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我國食品安全總體趨勢向好,食品安全指數較2018年上升11位,位居全球第35位。
作為食品行業中的重要板塊,休閑食品行業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產業政策方面,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休閑食品、健康食品等,積極推進傳統食品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并出臺了多項重要文件,對農副食品加工業和食品制造業的積極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根據艾媒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9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實現快速擴容,年復合增長率達9.92%,2019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0556億元,同比增長6.63%,預計2020年將超過11000億元。
(圖片來源:每經編輯 劉國梅 制圖)
休閑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將隨著消費規模和消費群體的擴大而對社會和人民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目前,我國食品種類越來越多、食品消費規模逐漸擴大、食品營銷渠道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給休閑食品行業發展帶來了不少機遇,但也給食品安全監管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挑戰。
監管方面,目前,休閑食品行業相關質量安全的標準較為嚴格,新《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食品的貯存和運輸,用于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甚至用于食品生產經營的設備、工具等均有嚴格要求。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日趨惡化的生態環境對食品行業有最直接的影響,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都將直接影響動植物的健康,進而從源頭端影響整個食品產業鏈。上游原材料的質量參差不齊,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導致下游食品生產企業的產品存在潛在的食品安全問題。
我國休閑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政策監督,更需要企業承擔起第一主體的責任,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安全生產、綠色生產,在履行對消費者、客戶、股東的責任的同時,還要履行企業對生態環境和社會的責任。只有注重ESG基因發展的價值企業,才能成為未來的行業先鋒。為了厘清休閑食品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治理水平,每日經濟新聞美好商業研究中心專門對康師傅控股、達利食品、瑞幸咖啡(由于瑞幸咖啡在2020年食品行業社會責任話題方面具有代表性,故特納入此次調查)等30家企業ESG評級進行了調查,并發布了《休閑食品行業上市公司TOP30社會責任報告(榜單)》,助力休閑食品行業企業提高社會責任意識,對利益相關方負責,成就美好企業。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