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07 19:05:21
每經記者|涂穎浩 每經實習編輯|段煉
一場來勢兇猛的新冠病毒疫情,讓人們見識了傳染病的威力,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自己的健康安全。今年以來,保險公司紛紛拓展保險責任,在重疾險、醫療險等健康險產品中增加新冠肺炎保障。
“普遍醫療及人壽保險產品并沒有將傳染病列為不保事項,所以對消費者而言有一定保障。”AXA安盛相關負責人同時也指出,新冠肺炎只是其中一種傳染病,“我們過往亦遇過非典型肺炎、中東呼吸綜合癥、禽流感等,大眾不能完全忽視傳染病所帶來的風險,應及早為自己及其家人預備足夠醫療保障。與此同時,保險公司亦會就市場環境之變化,不繼創新及優化,推出更全面的保險產品。”
一位微保人士表示:“根據市場上的情況來看,目前保險業的傳染病保險還在發展中,很多保險公司還在收集數據和產品研發過程中。”
據了解,微保在3月初推出的傳染病保險,最近在一些高危地區的用戶購買比例暴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新了解到,截至目前,這款傳染病保險還沒有收到用戶的理賠申請。
疫情爆發以來,保險業積極響應疫情防控工作,優先為保障空白和需求迫切人群進行專屬新冠肺炎保障捐贈。在業內人士看來,與2003年(非典時期)相比,保險業推出的各項免費新冠肺炎贈險保障力度更大、保障廣度更寬,充分發揮了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
根據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來看,疫情期間確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約2.3萬元,重癥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過15萬元。對于消費者而言,如果沒有國家兜底,一旦身患新冠肺炎或其他傳染病將給個人及家庭帶來重大經濟負擔。如需要進入ICU治療,一天的治療費用至少上萬元。
因此,一份普惠、保障全面的傳染病保險十分必要,商業健康險在助力減輕消費者就醫壓力上承擔著重要角色。微保調研發現,市場已有保險產品對于傳染病覆蓋度較弱,傳染病保障產品種類較少,責任單一,也未能根據輕癥、重癥、身故等患病的不同階段給與全面的保障。
據了解,專門針對傳染病的保險產品非常小眾,市面上的垂直產品非常有限。
“在沒有病例及定價基礎的前提下,我們現階段未能為客戶提供能覆蓋全面而定價合理的新冠肺炎專屬保險。”AXA安盛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新冠肺炎來襲,由于過往從未發生,因此沒有足夠病例的歷史數據,亦缺乏定價基礎。”
今年5月,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也表示:“與我國14億人口基數相比,真正購買了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人數占比依然很低,商業健康保障的覆蓋面仍然不足,特別是在應對大規模流行性傳染病,以及由此引發的家庭收入損失、大額醫療支出等風險保障上,保險業尚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3月初,微保推出了一款傳染病保險,保障包括此次新冠肺炎在內的國家規定的37種甲乙丙類傳染病以及未來未知的法定傳染病,也成為業內首批推出傳染病保險的互聯網平臺。
據了解,該產品上線后用戶投保意愿十分強烈,尤其是最近一些高危地區的用戶,購買比例非常高。以北京為例,微保平臺數據顯示,6月13日-6月18日期間,北京用戶購買微醫保·特定傳染病保險比例暴漲,投保人數占比高達近40%,居全國首位。
究其原因,微保人士分析道,一是新冠疫情的爆發喚醒了很多人的風險意識,而正深處疫情地區的用戶具有更高的風險意識,保障需求更大;二是在產品設計上,“一張保單保全家”形式,保障獨立、第二人起5至1折優惠等特點,十分符合中國家庭的保障需求。
《每日經濟新聞》最新了解到,截至目前,這款傳染病保險還沒有收到用戶的理賠申請。對此,微保人士表示:“但疫情還沒有結束,疫情反彈仍不可忽視,微保會一直密切關注疫情動態,尤其是跟進北京、新疆、東三省、福建等目前重點疫情省市地區投保用戶的健康狀況,做好協助用戶極速理賠的準備。”
對于海外市場,業內指出,各地保險市場環境及客戶需要均有所不同。作為全球跨國保險公司,AXA安盛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29日,暫時錄得105宗就確診新冠肺炎申請額外住院現金保障的索償。
京東安聯財險案例顯示,通過旗下的旅游險產品,賠付了泰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客戶,提供海外診療費用預付理賠。
在京東安聯財險人士看來,“每一次大災大難之后,保險行業都會迎來一次發展機會。從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地震,保險行業都經歷了一次‘鳳凰涅槃’。但機會并不是均分給每個人的,而是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創新者。”此外,無論在中國還是全球,健康險也會迎來較大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