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2 18:02:00
每經記者|陳玉靜 每經編輯|易啟江
近日,有投資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國釜(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釜資管)管理的“國釜-華府1號私募投資基金”(以下簡稱華府1號)繼去年12月展期之后,再次延期。
投資人提供的合同顯示,華府1號融資主體為遵義市匯川區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川城投),資金用途為受讓遵義匯川城投持有的遵義市匯川區人民政府的6億元應收賬款收益權。
圖片來源:華府1號推介材料
匯川城投此前提出,由于公司短期資金流動性困難,展期9個月,分六期還清。按照計劃,目前應歸還本金的40%及相關利息,投資人對每經記者表示,目前僅還2%的本金,匯川城投接聽電話的人士對每經記者表示,對于歸還了多少本金不清楚,但目前資金比較緊張,正在申請緊急資金。
投資者提供的推介材料顯示,華府1號的融資主體為匯川城投,募集資金用途為受讓匯川城投對遵義市匯川區人民政府因建設“匯川區海龍屯路(210國道九節灘至遵綏路段)道路改建項目”而形成的6億元應收賬款債權。期限為12+6月,擔保主體為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業績比較基準為9.5%/年。計劃募集資金3億元,最終,總募集資金縮水至9140萬元。
其中,華府1號風控措施為: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提供不可撤銷的連帶擔保;遵義市匯川區人民政府的6億元應收賬款轉讓給本基金;應收賬款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轉讓登記;遵義市匯川區人民政府出具應收賬款確權文件,全程錄音錄像;其他政府支持性文件,全程錄音錄像。
還款來源方面,第一還款來源為遵義市匯川區人民政府還款,其次是匯川城投按照《應收賬款轉讓及回購合同》約定及時足額溢價回購,最后是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按照《保證合同》的約定,無條件不可撤銷的履行擔保責任,為該項目償付。
去年底,華府1號陸續到期。匯川城投提出展期申請。匯川城投表示,因2019年整體金融政策影響,公司再融資渠道受限,且近期債務償付非常集中,導致公司短期資金流動性困難,無法到期足額償付,提出展期9個月,展期期間利息按照11%/每年、“利隨本減”核算,同時按照基金合同約定支付管理費。
具體展期方案如下:
(1)不遲于2019年12月15日償付本金(比例占總募集資金不少于20%)和已占用本金部分的利息;
(2)不遲于2020年2月15日償付本金(比例占總募集資金不少于20%)和已占用本金部分的利息;
(3)不遲于2020年4月15日償付本金(比例占總募集資金不少于20%)和已占用本金部分的利息;
(4)不遲于2020年6月15日償付本金(比例占總募集資金不少于20%)和已占用本金部分的利息;
(5)不遲于2020年8月15日償付本金(比例占總募集資金不少于10%)和已占用本金部分的利息;
(6)不遲于2020年9月6日償付剩余本息全部清償完畢。
展期方案另外約定:若匯川城投不能按時履行上述承諾,公司對投資人和管理人愿意承擔相應違約本息和管理費日萬分之五的違約金,如果逾期超過兩次,違約金上調至萬分之八,應在下一期支付時間前支付完畢。
截至目前,投資人對每經記者表示,本金僅歸還2%。
投資者對每經記者表示,融資方現在的回復是,目前在申請緊急資金,他們有一個緊急資金池,申請比例是60%,但具體能批多少不清楚,三月底會有結果。
每經記者致電匯川城投,接聽人士稱目前資金確實比較緊張,確實在申請緊急資金,但具體情形他不清楚,至于目前已歸還多少本金需要咨詢其他財務部,但該部門電話無人接聽。
投資者稱,目前希望國釜資管能提起訴訟,進行資產保全,此前登記的應收賬款質押會在今年的5月到期,萬一應收賬款質押到期判失效,那他們的權益就非常受影響,因為質押和主合同不是一體的,但國釜資管對于提起訴訟一事一直沒有反饋,而且最近根本聯系不上。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對每經記者表示,應收賬款即便登記到期后融資方依然負有回購義務,目前債權仍在私募基金名下,不影響債權轉讓效力,“登記不登記并不影響債權轉讓效力,只是辦理登記后有公示效應,發行產品需要這個文件,否則投資者不會投資”。
所涉華府1號應收賬款轉讓登記 圖片來源:投資者提供
對于華府1號及上述情況,國釜資管相關人士以不方便回復為由掛斷電話。
在2月27日國釜資管的公告中,國釜資管表示,因融資方所在地疫情管控的規定,公司人員目前無法前往,待管控結束后,公司將立即催促及落實華府1號的后續兌付方案。
國釜資管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冊資本5億元,屬于國有法人獨資企業,隸屬國務院國資委物資流通國際合作事務中心,截至2018年2月,國釜資管已發行十支私募基金產品,管理規模11.8億元,已成功退出1支,截至當時另有3支即將退出,過往項目100%按期兌付。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