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粉巷調查

      每經網首頁 > 粉巷調查 > 正文

      粉巷君青海“鹽湖迷局”調查(下)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30 15:35:56

      這是怎樣一座城市?又如何能成長出諸如藏格鋰業這樣的國內鉀肥龍頭企業?潔白的鹽湖之下,潛藏著怎樣的資本暗戰?

      每經記者|王朋    每經編輯|師安鵬

      源于深交所對陜西上市公司藍曉科技(300487)的一紙問詢,千里之外的青海格爾木,一個龐大的“鹽湖資本生態圈”浮出水面。

      在那里,藍曉科技與藏格控股之間的合作情形,是否果真如其回復那般?不只是監管部門在關注,廣大股民亦渴望真相……

      11月14日下午,粉巷君(ID:nbdfxcj)從西安出發,兩個半小時的航程,飛機緩緩滑落在格爾木機場,此時已臨近深夜。零下9度的格爾木格外清冷——這座軍民兩用機場,遠沒有咸陽國際機場的磅礴大氣與人流如織,最后一班返城的大巴上,包括粉巷君,只有三位乘客。

      這是怎樣一座城市?又如何能成長出諸如藏格鋰業這樣的國內鉀肥龍頭企業?潔白的鹽湖之下,潛藏著怎樣的資本暗戰?

      月光皎潔,從機場到市區十公里左右的路程,一位乘客打著電話——關于青海鐵路提速的話題。

      “鹽湖迷局”調查開始進入高潮……

      察爾汗鹽湖的饋贈

      這是一座被粗糲“打造”出來的城市。

      上世紀中期的“屯墾戍邊”,讓格爾木有了城市之形;青藏公路的通車,則讓這里為外界所知,成為如今進藏的一個重要中轉站。

      無論“屯兵”,還是“旅游”,兩者相加也難以支撐起一座城市的發展。冬日里,7、8月的那種繁華已遠離了這座城市。

      支撐格爾木成為青海第二大城市的,實則還是產業的興旺——依托中國面積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這里如今是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

      作為國內鉀肥龍頭企業的鹽湖股份和藏格控股,得益于察爾汗鹽湖,幾乎壟斷了國產氯化鉀的天下。

      但近6000平方公里的察爾汗鹽湖,蘊藏的“寶藏”遠不止于此。

      ▲ 察爾汗鹽湖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朋 

      近年來,鋰資源的需求開啟了一個巨大的行業風口——

      一方面,3C電子產品、傳統工業領域對鋰資源的需求相對穩定;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根據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三部委2017年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預計未來10年我國汽車市場仍將保持適度穩定增長,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200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700萬輛”。

      在一些研究機構的預測中,2020年對于碳酸鋰的需求將突破40萬噸。

      傳統的礦山提鋰,鋰礦石開采難度大,我國如今礦石提鋰企業,很大程度都依賴從國外進口鋰輝石進行提鋰。此外,成本高、對環境影響等,都是客觀存在的難題。已難以滿足市場要求。

      于是大家將目光紛紛轉入“鹽湖提鋰”領域——如今業內公認的鋰資源擴產主要方式。

      但鹽湖提鋰多少又有些“可望不可及”——鹵水鋰資源占我國鋰總儲量的85%,且鹽湖提鋰被證明成本要遠低于礦石提鋰,且更為環保,但受制于開采環境、鹽湖品質和提鋰技術的限制,鹽湖提鋰很多停留在“紙上談兵”。

      “鉀肥之王”涉鋰坎坷路

      2015年至2017年,工業級碳酸鋰價格從4萬元/噸左右,一度飆升至15萬元。

      關于鹽湖提鋰的“競賽”,也在2017年達到高潮,無論是資源端的企業,還是技術端的企業,紛紛盯上了這塊未來的蛋糕。

      對位于格爾木的鹽湖股份和藏格控股兩家上市公司而言,進駐碳酸鋰行業,天然優勢明顯——我國鹵水鋰資源主要分布在青海與西藏,其中察爾汗鹽湖的碳酸鋰可以說儲量最為豐富,而兩家企業僅在察爾汗鹽湖,就分別占據了3700平方公里和720平方公里的采礦權面積。

      特別是鹽湖股份,作為國資控股的上市公司,是格爾木規模最大的企業——每天通勤班車從市區出發,載著員工浩浩蕩蕩前往幾十公里之外的廠區,已成了格爾木的一道風景……

      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兩家公司在鹽湖提鋰的布局可謂迅速。粉巷君梳理發現,僅圍繞著這兩家公司的鹽湖提鋰,在A股市場便聚集了一個“察爾汗鹽湖生態圈”。

      鹽湖股份“財大氣粗”,早在2007年便通過成立子公司藍科鋰業(后期以技術入股引入相關股東),布局鹽湖提鋰業務。

      后來為“適時擴大碳酸鋰產能規劃”,在藍科鋰業之外,該公司又在2016年10月牽手國內新能源車生產大戶比亞迪,合資成立了另一家新公司鹽湖比亞迪。

      一家上市公司如此布局,難免會讓人產生“同業競爭”“技術泄密”等質疑,但都隨著公司的“冷處理”不了了之……

      2018年2月,鹽湖股份傳出消息,鹽湖比亞迪及藍科鋰業 “3+2”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正式啟動,兩家公司分別為3萬噸和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兩個項目總投資近80億元。

      略顯遺憾的是,這個有著國內最大碳酸鋰項目之稱的大手筆,后續進展卻并不理想——截至今年6月底,藍科鋰業2萬噸項目仍是“力爭年內試車”;至于3萬噸項目,尚處于“雙方正在就有關具體事宜進行協商中”。

      “鉀肥之王”鹽湖股份如今已深陷泥淖,2017年、2018年累計虧損近80億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計負債高達550億元。

      近期為了避免退市,其以178億的價格掛牌出售旗下相關資產……

      藍曉科技的合作伙伴

      回到藏格控股,也就是與陜企上市公司藍曉科技有業務往來的這家公司。

      如今也是“后院起火”。

      因財務造假、信披違規、控股股東占用資金等問題,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曾有著“青海首富”之稱的肖永明,剛剛被監管部門給予警告,處以90萬罰款,并罰5年市場禁入。

      這個川籍商人,在格爾木有著諸多的傳說——17歲成為塑料廠副廠長,再到格爾木開了一家名為“小小酒家”的飯館,再跨行涉足鉀肥,成為青海首富……用當地人的話說,“肖的膽子很大,會來事”。

      如今,這位曾高調坐直升機回老家的富豪,因“限消令”連高鐵也難以乘坐。肖本人于今年8月退出了公司管理層,其90年出生的兒子肖瑤,如今正在接近公司權力的最中心。

      話說回來,藏格控股在布局鹽湖提鋰的時間上,要晚于鹽湖股份。

      2017年,公司成立全資孫公司藏格鋰業,同時高調宣布公司將投入不超過14億元建設年產2萬噸的碳酸鋰項目。

      為了實施該項目,藏格鋰業先后拉上了一批產業鏈上的“小伙伴”,包括與賢豐控股、東華科技、藍曉科技、啟迪清源控股幾家技術端公司,分別就技術使用、工程設計、設備購銷等簽訂合作協議。

      ▲ 藏格控股項目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朋 

      其中,由藍曉科技提供年產1萬噸碳酸鋰(為其年產2萬噸碳酸鋰項目的一部分)的鹽湖鹵水提鋰裝置,合同價格為5.78億元。

      據藍曉科技表述,此次合作“為吸附工段的吸附技術整包合同,含材料、工藝、裝置一體化設備,分為10套相同的1000t/a提鋰裝置設備”、“主要用途是實現鹽湖鹵水中的鎂鋰分離和鋰離子的富集,降低鹵水中的鎂含量,提高鋰濃度,向膜濃縮工段提供合格液。”

      該項目距格爾木市區較遠,即便是當地人,也少有知曉其具體位置——廠區的9個車間覆蓋在數百平方公里的戈壁中。

      最終,在曾于鹽湖股份和藏格控股都工作過的老劉帶領下,驅車于鹽湖與戈壁灘的間隙近百公里,經歷了無導航、信號差等一番波折,粉巷君來到了該項目所在地。

      據現場一位工人表述,目前該項目尚未完全投產,將于年底前完成所有設備的調試,“公司下了死命令”。

      藏格鋰業一負責人告訴粉巷君:“我們這個項目定位是用鹽湖鹵水直接生產出電池級碳酸鋰,綜合成本在3萬元/噸以內。其他一些生產工業級碳酸鋰的企業,后續還要加工,生產成本相對會高一些(3萬5到4萬之間)。”

      不過這位負責人也指出,目前項目一期由于尚未完全投產,如今碳酸鋰的日產量在15噸左右,達產后將達到30噸/天。

      新一輪行業大洗牌

      事實上經歷了前期熱炒及項目的扎堆上馬,如今的碳酸鋰價格已在低位徘徊了很長一段時間。

      藏格鋰業上述負責人告訴粉巷君:“最近碳酸鋰在低位,所以我們不急著銷售。”

      藏格鋰業作為碳酸鋰行業資源端的一家重要公司,其在鹽湖提鋰方面的諸多探索與成績,對于行業研判有著很大的參考。

      這位負責人所提及的碳酸鋰低位運行情況,已成為行業相關公司的“夢魘”。

      比如A股另一家上市公司天齊鋰業,今年上半年營收與凈利出現“雙降”,公司解釋:“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隨著行業供需格局調整,鋰化工產品價格發生較為明顯的回調”。

      類似情況也發生在行業龍頭贛鋒鋰業身上。

      截至目前,國內碳酸鋰價仍未擺脫低迷。

      上海有色網顯示,碳酸鋰(99.5%電池級/國產)最新均價為5.5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的均價為4.7萬元。較前兩個月均價而言再次下滑。

      至于碳酸鋰價格為何突然出現明顯下跌,真鋰研究創始人兼總裁墨柯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曾表示:“下游(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生產)需求乏力,打擊了大家的信心。同時,碳酸鋰的供應還在增長。”

      ▲  藏格控股廠區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朋 

      諸多企業紛紛扎堆鹽湖提鋰,待市場理智下來的時候,自然會進行一輪新的洗牌。

      值得一提的是,較國外而言,國內鹽湖提鋰受制于鹽湖品質(我國鹵水資源鎂鋰比過高,提鋰過程中不易分離),對技術有著更高的要求。

      這也就不難理解,藏格鋰業碳酸鋰項目為何要與數家技術端的企業進行合作來共同完成。

      當前鹽湖提鋰新上馬的項目,通常都會首選吸附法這種成本更低、也更為環保的技術。但落實到具體項目上,因為采用不同供應商企業提供的技術及設備,難免有所不同,但就目前而言又難以進行有效對比。

      就如藍曉科技在回復監管部門問詢時,對于企業提供給藏格鋰業的碳酸鋰裝置,表述其“工藝原理、吸附劑、連續離子交換設備均為自主知識產權,暫未發現市場有可對比的同類設備,無價格差異對比數據。”

      無論是資源端的鹽湖股份、藏格控股,還是技術端的藍曉科技,面對產能過剩及各方競爭,最終能分食多少蛋糕?答案只能交給時間。

      離開察爾汗鹽湖的時候,開車的老劉念叨,如今掙錢越來越難,今年干完就回老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丝袜熟女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亚洲人成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免费网站|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