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6 11:44:53
每經記者|裴健如 每經編輯|段思瑤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新LOGO帶來新契機。
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終端累計銷量約為99.22萬輛,在車市下行的大背景下實現了銷量的正向增長。其中,9月,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終端銷售新車約13萬輛,同比增長5.6%,環比增長18%。
在核心業務的正向增長下,一汽-大眾也在謀求更為徹底的轉型。日前,大眾汽車發布了全新品牌LOGO,首款采用新LOGO的SUV車型正是一汽-大眾的探影。為配合品牌和產品的年輕化策略,一汽-大眾在銷售渠道和銷售網絡方面也在進行新布局。11月1日,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廣州數字化品牌零售中心揭幕,同時一汽大眾超級APP宣告正式上線。這意味著,一汽-大眾在銷售領域正式開啟了“新零售時代”。
“面對新的行業趨勢和用戶消費習慣,一汽-大眾的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商務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修惠表示,數字化品牌零售中心和超級APP對一汽-大眾而言意義重大,是一汽-大眾從汽車制造商向數字化精準營銷服務轉變的重要一步,同時也有助于一汽-大眾和客戶之間實現雙向實時高頻互動,為消費者帶來數字化體驗。
"千人千面"是剛需
當前,以90后為主體的新生代消費群體在移動互聯網和電商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線下體驗、線上購買”的新型消費行為,便捷化、數字化、個性化成為理想型消費體驗的關鍵詞。
在董修惠看來,一汽-大眾當前開啟新零售恰逢其時。從行業趨勢來看,在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影響下,汽車產業已經全面開啟“以用戶為導向”的數字化變革,包括效率運營、去中心化的場景和趨勢;從用戶購買習慣來看,電商和新零售正在改變新一代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千人千面”的購物體驗逐漸成為“剛需”。
“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內部因素,都要求我們做出改變。”董修惠認為,如何維護好客戶資源建立高頻互動、如何使客戶有“千人千面”的體驗,成為一汽-大眾建立新零售業務的初衷。
也正是基于此,一汽-大眾的新零售業務核心在于用戶。“用新零售、新體驗的理念指導數字化轉型,是以滿足客戶體驗及需求體驗為基礎的。”董修惠說。
據了解,如果消費者有購車意向,可在一汽-大眾新零售中心開放式洽談區一站了解產品配置和購買金融方案,還可通過線上下單,實現邊購物邊買車。同時,在數字化體驗區,用戶可通過OLED屏互動,實現實物與屏幕的交互體驗;全車系體驗區則利用數字化投影技術,讓消費者能直觀地了解到全車系的每一款產品;在AR互動體驗區,消費者可用平板電腦掃描店內展車,快速獲取車型配置信息和性能數據。
“新零售的‘新’,要做到線下真正符合客戶需求,增強客戶體驗。在這個過程當中,數字化可以解決效率問題,解決廠商和主機廠、金融商、用戶三方共同構建資訊的快速交融的問題。”董修惠坦言。
已開始著手改造4S店
按照一汽-大眾的規劃,全新的數字化零售體驗業務會有步驟地融入到現有的傳統4S店中。“事實上我們現在正在這樣做,只是還沒有成形。”董修惠表示,明年會有大批量的試點工作,在一汽-大眾內部被稱為“傳統4S店數字化升級,面向客戶端的數字化升級”。
截至目前,一汽-大眾在全國范圍內擁有900多家4S店。“整個大眾品牌正在做‘新大眾’年輕化的轉型,變的不僅是LOGO,而是更新的轉型。而4S店如何進行改造才能跟上這樣的轉型方式和節奏,眼下我們正在進行評估和測算。”董修惠說。
雖然對4S店的改造尚未成形,但一汽-大眾對新品牌零售中心的定位已經明確,即技術的營運中心、商業的創新中心、品牌的傳播中心和服務體驗中心。
這意味著,與傳統4S店相比,一汽-大眾的新品牌零售中心將在地址選擇、購物體驗、商業模式等方面發生改變。“在選址上,我們會選在人流最密集的城市核心商圈點上;在購物體驗上,我們加入了更多技術性嘗試,重新優化了電商系統;在商業模式上,新零售中心融合了零售、品牌展示和沉浸化體驗三種模式。”董修惠解釋稱,一汽-大眾希望運用線上技術手段,使得客戶的信息、喜好、消費偏好以及對產品的評價,可以在主機廠和經銷商之間形成共享。
事實上,推出新零售中心和超級APP進行數字化轉型,也是一汽-大眾應對5G浪潮的一種手段。“變的是術,不變的是道,作為傳統汽車企業來講,唯一不變的是如何為客戶提供好的服務。”董修惠表示,在變革過程中,要把用戶體驗做到無限的個性化,不斷了解用戶痛點,進而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