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2 20:44:40
兩年前,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只實體基金在深圳成立。時任深創投集團副總裁的施安平“砸掉自己的飯碗,下海管這只基金”。
兩年過去,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只實體基金也交出了投資成績單。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肖芮冬
2015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總規模600億元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2016年6月24日,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只實體基金正式運營,規模達到60億元,其投資思路和業績表現都備受市場關注。
兩年多時間過去了,這只基金情況如何?它的發展思路又有哪些不同?
近日,這只基金的掌舵人——深圳國中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中創投)首席合伙人、CEO施安平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詳細闡釋了這只基金的投資邏輯和業績表現,也在業內首次揭開了這層略顯神秘的面紗。
除此之外,施安平還深刻剖析了股權投資行業當前面臨的募資難、投資貴、退出更難等三大痛點,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之道。
在采訪中,施安平半開玩笑地稱自己和團隊為“個體戶”。兩年前,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只實體基金在深圳成立,委托由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創投集團)和基金管理團隊共同發起設立的國中創投進行管理。彼時,還擔任深創投集團副總裁的施安平辭去職務,“砸掉自己的飯碗,下海管這只基金”。
也正因如此,和其他國家財政出資的基金相比,這只基金團隊和決策機制都顯得更為市場化。施安平表示,“我們的決策效率很高,完全按照市場標準來執行,主要考慮的是多支持中小企業、體現社會責任,盡量去扶持一些邊遠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在那里多挖掘一些支持型項目。”
據了解,成立兩年多以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只實體基金一共投資了104個項目,金額達29.6億元,主要投資符合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方向。由于基金成立的初衷之一是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因此也更加注重對中小企業早期項目的投資。目前,首只實體基金對種子期、初創期中小企業的投資金額占比已經高達73.2%。退出方面,施安平介紹,第一批投資的項目已有4個通過并購、IPO等方式實現了退出,平均收益率為290.74%。
另一方面,社會效益也是這只基金所重點關注的。施安平透露,在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只實體基金中,中央財政出資占四分之一,其余則來自民營企業等社會資本。在其投資104個項目的同時,也撬動其他社會資本繼續追加投資了170億元,且總共創造利潤30億元、累計上繳稅收15億元、新增4萬人就業。“所以說,這只基金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
面對2018年“資本寒冬”的說法,施安平坦言,當前的股權投資市場確實面臨三個痛點,“第一,募資難;第二,投資貴;第三,退出更難。這三個難點不解決,要想發展股權投資是難上加難。”
在分析募資難的問題上,施安平表示,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在LP結構上有先天不足。“發達國家地區的股權投資LP出資人大部分是機構,在中國則相當一部分是以銀行理財產品為代表的‘短錢’。由于結構的不同,造成資金的訴求就變了,越是‘短錢’越希望見效快。而風險投資的規律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耐得住寂寞,甚至還要經得起波動。”
而投資貴,主要是因為這個行業最基本的價值投資規律被破壞了。施安平指出,股權投資是一個非常專業、門檻也很高的行業,“永遠是少數人干的,不可能全民PE”,而大量玩家涌入的直接后果就是良莠不齊。
他舉了個例子:國中創投此前剛剛完成一個項目的盡調,基本框架都談定了,結果有機構“半路殺出”,連盡調都不做,直接漲價50%把項目拿下。“這些亂象,客觀上助推創業者被這些不講規矩的投資人抬高了心理預期,讓自己和行業都變得更加浮躁,項目估值出現不合理的虛高。”
退出難,主要還是退出渠道不夠暢通造成的。施安平感慨,“建立資本市場的根本目的是要為企業直接融資服務。股權投資是九死一生,我們冒著很大的風險,好不容易培養出來一個企業,卻因為這方面原因上不了市,太難了。”
針對上述提及的三大難點,施安平也結合自己的實踐和觀察提出了解決方案。
例如,對于募資難,要鼓勵市場化母基金的發展。“鼓勵市場化母基金,還有包括家族信托等機構投資者的發展,讓更多市場化合格機構投資人出現,從而避免過去LP都是銀行表外資產、個人理財的情況。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募資難問題的方法。”
投資貴方面,則要教育創業者回歸本質,認識到并不是估值越高就越好。在他看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股權投資市場進入寒冬也是好事。“它會教育創業者端正自己的心態,回歸到創業企業自身的價值上,但投資貴這件事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努力解決。”
而說到如何解決“退出更難”的問題,施安平談到了近期行業最為關注的科創板。他表示,盡管科創板只是一個板塊,但是示范效應是非常明顯的,在探索資本市場改革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科創板)具體的條件、標準、監管等制度還在制訂過程中,我們非常希望借助這個契機,給市場帶來新的繁榮起點。”
“隨著創業者心態的回歸和市場向好,經過一輪洗牌,一些機構會被洗出去。在這幾個大的背景條件下,2019年真正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堅定、專業能力過硬、增值服務能力強勁的投資機構,將迎來黃金投資期。”施安平總結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