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8-10-08 15:17:44
國慶長假期間,外圍市場大跌,尤其港股更創下近幾個月單周最大跌幅。
今日早盤,滬深兩市均大幅低開,隨后繼續震蕩下探,臨近收盤,滬深股指跌幅進一步擴大,滬指跌近4%,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跌逾4%。權重股和白馬股齊跌,上證50、滬指300均跌逾4%。
值得注意的是,工業富聯今日大跌逾3%,股價跌破其發行價13.77元,并創上市以來新低。
截至收盤,滬指跌3.72%,報2716.51點,成交1415.32億元;深證成指跌4.05%,報8060.83點,成交1474.15億元;創業板指跌4.09%,報1353.67點,成交400.64億元。
行業板塊全線飄綠,個股一片普跌,跌停個股數早盤較少,但隨著股指進一步下跌,午后兩市跌停股數明顯增多,市場恐慌情緒上升。
行業板塊方面,安防、通訊、旅游酒店、保險、釀酒、電子、民航、軟件等多個行業板塊遭重挫,板塊指數跌逾4%,醫療、環保、銀行、文化傳媒、航天航空、券商等行業板塊跌幅也不淺,板塊指數跌逾3%。公用事業、貴金屬、石油等跌幅相對較小。
北上資金方面,滬股通凈流出73.08億元,深股通凈流出22.96億元。
平安證券:A股市場迎來了長線資金發展的拐點,在本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以維穩的契機下,帶來確定的制度性紅利。上一輪的資本市場制度創新是在2012年,股東層面資本運作的空間被打開,奠定了后續牛市的基礎。我們認為這一輪對于資本市場的中長期發展也同樣如此,從當前市場的估值水平來看,A股市場具備較好的長期配置價值。
長城證券:9月中下旬以來抑制A股市場的因素逐漸釋緩,預計四季度市場估值修復行情仍然值得期待。(1)估值、換手率、成交量、破凈股等指標來看,市場“估值底”已經顯現;(2)政策利好持續釋放,定向降準與積極財政政策構成有效配合,后續關注政策向經濟基本面的傳導效果;(3)當前點位對長線資金來說已具投資價值,A股成功闖關富時指數疊加MSCI提高A股納入因子,保守估計兩者將帶來約700億美元的增量資金,未來外資有望成為A股市場的重要增量資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