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04 21:56:20
為彌補“缺芯之痛”,全國多地同時發力,加碼芯片產業投入。與這些城市類似,廈門也將集成電路產業作為其產業轉型的突破口,尤其是廈門海滄區的集成電路產業異軍突起。短短一年時間,海滄就完成了原本定下的三年工作量。
每經記者|梁宏亮 每經編輯|梁秋月
“電子產品制造基地在中國,所以中國一定會消耗大量的芯片。而這種芯片我們的自給率很低、產業基礎很弱,與國外有很大的差距。這就是為什么集成電路產業這么重要。”談到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性,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總經理王匯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說道。
為彌補“缺芯之痛”,全國多地同時發力,加碼芯片產業投入。合肥提出打造IC之都,重慶著手培育集成電路千億產值規模,成都要打造電子信息“萬億產業集群”……武漢、無錫、南京、西安等地都將目光鎖定在集成電路產業上。
與這些城市類似,廈門也將集成電路產業作為其產業轉型的突破口。截至今年5月,廈門集成電路產值達到143億,增長38.4%。規模以上企業產值規模居全國第五,設計產業產值增速居全國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廈門海滄區的集成電路產業異軍突起。目前,海滄區已引進制造類項目5個、設計類項目10余個,項目總投資超350億元。短短一年時間,海滄就完成了原本定下的三年工作量。
海滄區是廈門工業總產值最大的一個區,以前以電子、機械、生物制藥為主導產業。當廈門把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新的支柱產業來培育,海滄也把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新材料一起作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新“三駕馬車”,根據自身特點積極發展集成電路產業。
在王匯聯看來,廈門海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頗有特色。其中一大亮點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2016年底,海滄圍繞全市產業布局,成立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并引進組建專業職業經理人團隊。該企業采取引導性投資和市場化投資兩種方式來扶持廈門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據王匯聯介紹,這種利用投資集團來扶持集成電路產業的模式,在全國來看還是獨一無二。
“集成電路產業對專業性要求較高,想要發展好,就必須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像海滄這樣由地方黨委政府承擔責任,專業團隊市場化獨立運營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區域,在國內處于領先。”王匯聯表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海滄抓住的,正是目前集成電路產業中普遍存在的“缺專業的人”的現象。IC咖啡創始人胡運旺此前曾在演講中呼吁,全國各地真正重視集成電路產業的政府與園區,就要幫助企業解決中高級人才問題,幫助解決集成電路企業老總最煩心的事。
為了解決人才問題,廈門海滄區實施了“人才+”戰略,出臺一些列優惠政策文件。這些政策不僅滿足了人才在住房保障、子女就學、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需求,還探索以用人單位為主體的人才評價體系。海滄區將對人才的扶持補貼標準與企業給予的薪酬、職務結合,覆蓋年薪30萬元以上且擔任中高級管理或專業技術職務的優秀人才、高端人才。
今年6月,廈門海滄已進行了關于集成電路產業人才政策兌現的受理工作。海滄區的目標是,到2020年制造業和設計業總產值(銷售收入)超60億元,到2025年超500億元;集聚3000~5000名行業中高端從業人員。
8月31日,第二屆2018集微半導體峰會在廈門海滄舉行。會上,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特助徐敬峰介紹,士蘭微與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共同投資170億元在海滄建設兩條特色工藝芯片生產線,項目一期預計將于近期開工,2020年底投產。
“無論是制造、封裝、測試、設計,在這個行業里的企業有一個特點,就是要不停地投入做研發。”王匯聯直言,“中國所有的所謂龍頭企業都有一個這樣的特征,那就是靠自身的積累來發展,這樣其實是不夠的。”正因如此,集成電路產業作為典型的資本、技術、人才密集型行業,需要不停地投入大量資金、技術和人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地區都適合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對于廈門海滄來說,不管是空間承載力還是財力,都是十分有限的。如何充分發揮有限的政策、財力和空間,來高質量打造一個全新的產業?按照海滄區負責人的說法,就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到了歷史性的重大調整變革期,海滄按照差異化、錯位發展的路徑,重點發展包括集成電路設計、先進封裝測試(載板)、產品導向特色工藝(MEMS、功率器件)等領域,形成與聯芯、三安、清華紫光等項目的產業鏈銜接,積極建立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鎮。
“產業發展對于區域來講,獲得投資回報并不是政府的主要目的,更多是當產業布局完成以后,產業的發展能夠支撐這個區域可持續發展。”王匯聯直言。
如今,在海滄區南部,面積達3.22平方公里的集成電路產業核心區已經初具規模,周邊8平方公里作為未來擴展區,借鑒了張江科學城的理念進行規劃設計。這里,將成為海滄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在模式創新的推動下,廈門海滄與士蘭微、通富、臺灣恒勁科技、香港金柏合作,短時間內初步完成了以特色工藝技術路線為主的產業鏈布局。預計到2025年,海滄區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不低于500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