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24 22:40:17
在研究的意義持續顯現的背景下,新財富賣方分析師群體就逐漸成了人才市場的寵兒。從去年的新財富榜單來看,總共有151個團隊上榜。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其中有超20位團隊首席已跳槽。而以天風證券、國盛證券為代表的一些中小券商成了這些新財富分析師的凈流入地。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謝欣
近年來,價值投資的理念逐漸得到投資者的廣泛認同,賣方分析師群體漸漸成為人才市場的寵兒。不過與以往“人往高處走”不同的是,在資金、規模、品牌方面處于劣勢的中小券商卻成了越來越多新財富分析師們向往的“下一站”。
去年的新財富總共有近150個團隊上榜,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其中有超20位團隊首席已不在上榜時所任職的券商工作,而以天風證券、國盛證券為代表的一些中小券商成了這些新財富分析師的凈流入地。
從2016年以來,價值投資的理念逐漸得到A股投資者的認同,某大型券商資深研究員近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從業十幾年來,目前可以說是基本面研究最舒服的時期,對行業內的大部分行情能預期、能理解、能把握。而前些年主題行情、概念股、妖股滿天飛的時候,基本面研究似乎不是那么重要。
在研究的意義持續顯現的背景下,新財富賣方分析師群體就逐漸成了人才市場的寵兒。從去年的新財富榜單來看,總共有151個團隊上榜。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其中有超20位團隊首席已跳槽。而以天風證券、國盛證券為代表的一些中小券商成了這些新財富分析師的凈流入地。此外,券商之外的各大金融、投資類機構,及各類相關研究崗位,甚至是產業界,也是時下賣方分析師選擇下家的方向。
在采訪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不同規模的券商對分析師的考核方式不盡相同,對那些從大型券商轉到中小券商的分析師而言,雖然工作內容變化不大,但考核卻有較大變化。某位來自中小券商的新財富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所在研究所一直是雙向考核的,即新財富和研究派點都需要考核。
另一位來自今年來在投研團隊上頻繁引援的中小券商的新財富分析師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其所在券商對分析師的考核以研究派點優先,而之前所供職的某龍頭券商研究所則更重視新財富名次。“不同券商的風格很不一樣,看你自己要什么。”他這樣說。
不過,大型券商研究所內部考核也并非都是唯新財富是從,上海某老牌券商的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所在研究所以前是只考核派點,而現在則是新財富和派點都要考核。
而這背后也與近年來研究所的生態變化有關,上述老牌券商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析了現在研究所內部考核變化的原因,“以前不考核新財富,并不代表公司不重視,但是研究所畢竟是券商自負盈虧的子公司,所以首要考核的還是直接關系到收入的派點。另外,以前研究所競爭力很強,所以即便不考核新財富,新財富的排名也很不錯。但近年來一些資深分析師相繼離開,競爭力有所減弱,新財富的獎項拿得少了,就又開始重視新財富的排名了。”
就研究所投研業務具體的開展方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兩家近年來研究所積極招兵買馬的券商了解到,目前,私募等機構與其研究所進行投研業務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三種:1、在該券商相關營業部直接開戶、放產品,所產生的交易傭金中包含了投研服務傭金;2、未在該券商開戶的,也可以通過其他券商的席位轉移支付投研服務費;3、支付一次性財務顧問費。
通常機構客戶在與券商研究所合作后,可以享受到包括研究報告、策略會、路演推介、定向溝通、一對一服務等一系列投研服務。
在采訪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現在券商在滿足機構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方面大多比較努力,如某家今年來大力引援的中小券商研究所就根據私募的規模和具體的研究能力來制定相應的投研服務方案及收費標準。
隨著行業的競爭水平不斷提升,近年來,券商研究所也開發了一些新型的機構服務形式。目前時值暑期,各類學生輔導班、培訓班盛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現在券商也熱衷舉辦培訓班,最近就有多家大型券商發出了將在7~8月于多地舉行研究方法培訓班的廣告。
如上海某大型券商在廣告中指出,將分別在深圳、上海、北京三地舉行內容為大消費行業研究方法的培訓,由該券商研究所所長領銜,涉及大消費板塊的近10個行業的首席分析師都將參與培訓。
某券商研究所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券商熱衷舉辦這類研究培訓班,目的主要是“首先,這個時間點券商的機構客戶包括基金、保險公司等都有新人畢業入職,辦這些培訓班部分是針對這些新人,也是服務客戶的一種方式;另外,現在臨近新財富投票窗口期,搞這類活動也可以為投票預熱。”據悉,上海某老牌券商研究所已經把這類行業培訓作為一項服務內容納入給私募客戶的投研服務固定收費的報價之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