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吃不起!天價藥到底怎么來的?兩大主因揭秘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06 20:48:52

      《我不是藥神》再次喚起了人們對于高價藥的關注,然而一些藥品價格高企的背后也蘊藏著多種因素,最重要的則體現在兩個方面:居高不下的研發成本和開拓市場所需的高額費用。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王曉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吃藥太貴,甚至吃不起藥,早已成為全球一些國家和地區家庭面臨的現實難題。那么,全球大型制藥商對旗下藥品定價的行為,是否是對藥品從研發、臨床試驗、投產到上市售賣整個過程所有成本的合理反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查閱三家全球大型制藥企業的財報發現,市場營銷推廣、藥物研發已成近年來大型制藥商最主要的成本構成。記者研究發現,在全球藥價飆升的背后,其實是制藥商越來越低的藥物研發回報率,而這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藥物研發超高的失敗率,進而推高藥物研發成本。此外,除了最為核心的藥物研發外,最近兩個財年銷售支出在這三家藥企收入上的占比均超過1/4。

      國際智庫米爾肯研究部總裁Perry Wong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決定藥價的主要因素包括創新、研發等費用,特別是那些新穎的藥物;通過衡量藥物治療的有效性,或處方醫生的推薦而得出的藥物的臨床價值;藥物的市場規模,即患者數量;患者的支付能力和藥物自身的競爭能力;制藥公司所處市場的地理位置,導致其定價能力的不同,以及政府政策/保險公司的談判能力。”Perry Wong還補充稱,他認為以上這些關鍵因素在中國和美國的藥物市場中更為普遍。

      研發成本高企主因:臨床試驗失敗率高達95%

      根據德勤在2017年上半年發布的《研發的新前景?衡量2017年醫藥創新回報》(A New Future For R&D? Measuring the Return From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2017)報告,該會計師事務所對全球12家大型制藥企業的持續追蹤結果顯示,制藥巨頭們的藥物研發投資回報率已從2010年的10.1%下降至2017年的3.2%。與此同時,這些大型藥企將一種新藥推向市場的平均成本已經從2010年的11.88億美元(約合79億元人民幣,下同)飆升到了2017年的19.92億美元(約合132億元),而且推出一款新藥平均需耗時14年。

      德勤報告還指出,雖然每一種藥品預期每年最大銷售額從2016年的平均3.94億美元(約合26億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4.65億美元(約合30.8億元),但這仍遠低于2010年的8.16億美元(約合54億元)。換句話說,制藥公司目前研發投入巨大,卻不能實現對等回報。《福布斯》雜志一篇文章中稱,真正推高研發成本的,是高達95%的新藥物在臨床試驗中會被證明是無效或者不安全的,從而無法進入市場銷售。

      以輝瑞(Pfizer)、諾華(Novartis)和賽諾菲(Sanofi)這三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大型制藥商為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三家制藥商2017年的財報和彭博終端機發現,在最近兩個財年中,輝瑞在研發上的支出分別為78.72億美元(約合552.7億元)和76.57億美元(約合508.4億元),分別占當年收入的14.9%和14.6%;諾華2016和2017兩個財年在核心研發上的支出分別為84.02億美元(約合558億元)和83.13億美元(約合552億元),分別占收入的17%和16.5%;賽諾菲的研發支出分別為51.72億歐元(約合400億元)和54.72億歐元(約合425億元),分別占兩個財年收入的15.3%和15.6%。

      總部位于瑞士巴塞爾的羅氏制藥(Roche)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制藥商在給藥品定價的過程會主要考慮三個方面。

      “第一是這款藥品帶給患者的價值,即在上市之前,任何一款藥品都會做極為漫長的研發和臨床試驗。就整個制藥行業而言,研發一款藥物大概需要10億美金的投入,進行7000多次的科學試驗。第二,研發藥品的失敗率非常高——并不是投入10億美金研發一款藥物,這款藥物就能100%成功。第三,制藥商也要考慮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水平和患者自身的經濟能力,根據具體情況來定價。”該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2016年年末,制藥巨頭禮來制藥宣布阿茲海默癥的三期臨床試驗失敗,導致當時禮來制藥股價暴跌14%。其實,超高的臨床試驗失敗率并不罕見,例如,業內學術網站“醫療科學(Pharmaceutical-Technology.com)”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2002年~2012年這十年間,針對阿茲海默癥而研發的新藥在臨床試驗階段失敗率高達99.6%。

      三大藥企銷售費用占全年收入比重均超2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其實除了制藥商們最為關鍵的研發外,將獲批的藥物推向市場也需要很大一筆費用。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每10家美國制藥企業中,就有9家企業的市場營銷費用要高于其研發費用,強生(Johnson&Johnson)、諾華、輝瑞、葛蘭素索克(GSK)和賽諾菲等最知名的制藥商都赫然在列。

      例如,2013年,強生在市場營銷和銷售方面開銷高達175億美元(約合1160億元),位列所有美國制藥商之首,但相比之下,研發費用僅82億美元(約合545億元)。《華盛頓郵報》報道中進一步稱,這其中的大部分營銷費用并非針對消費者,而是針對開處方簽的醫生。2012年,制藥商們花在美國消費者身上的費用僅30億美元(約合200億元),而據估計直接面向醫療專業人士的營銷費用高達240億美元(約合1954億元),是前者的8倍。

      既然要知道制藥商的營銷支出,那么首先要知道這類公司的營銷成本包含了哪些內容。著名醫藥博客作者德里克·洛韋(Derek Lowe)稱,“(制藥商的)銷售費用可以統稱為銷售總務管理支出SG&A(銷售及行政費用)。”但正如洛韋所說的那樣,其實這包含的遠不止銷售支出,還包括公司管理人員工資等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應查找上述的三家大型藥企財報發現,在2016和2017財年內,諾華的營銷及銷售費用分別為120億美元(約合798億元)和128.6億美元(約合855億元),占到財年收入的24.3%和25.6%;賽諾菲在同期內的銷售和一般支出分別為94.86億歐元(約合737元)和100.58億歐元(約合781億元),占到當年收入的27.3%和27.8%;輝瑞在這兩個財年內銷售、信息和行政費用支出為148.37億美元(約合985億元)和147.84億美元(約合982億元),都占到當年收入的28.1%。記者還注意到,在這兩個財年內,輝瑞還分別有32億美元(約合213億元)和31億美元(約合206億元)花在廣告上。也就是說,輝瑞在這兩個財年花費在廣告上費用就占研發投入的40%以上。

      可以發現,這三家大型藥企2016財年和2017財年在銷售方面的支出均超過了當年收入的1/4。光是2017財年,輝瑞在“銷售、信息和行政費用”和賽諾菲在“銷售和一般費用”幾乎都是各自研發投入的兩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天價藥 輝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在线亚洲午夜片AV大片|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