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2017-04-15 16:04:39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去產能效果顯現等三方面因素,是當前推動我國經濟回暖的主要動力,未來的走勢還要取決于經濟自發增長的能力。由于大量固定收益的金融產品用來支撐長期建設,要加大風險防控的力度。”
“去產能效果顯現等三方面因素,是當前推動我國經濟回暖的主要動力,未來的走勢還要取決于經濟自發增長的能力。由于大量固定收益的金融產品用來支撐長期建設,要加大風險防控的力度。”在今日舉行的“2017年第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上,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發言時如是說。
李稻葵認為,三方面因素助力經濟回暖,首先是早前,由政府引導、市場自發調節的去產能措施開始發力,鋼鐵、水泥、煤炭等行業改革帶動了上游產品的價格回升。
其次,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國家,2016年開始出現經濟正增長,帶動了貿易出口。盡管出口對中國經濟貢獻的比重在下降,從過去占GDP的30%降到目前的13%。
第三,房地產行業帶動的產業鏈條增長,2016年房地產投資開發增速約6.5%,隨著近期房地產政策的調整,預計2017年投資開發增速約2.5%,遠低于GDP投資整體的增長。
“此輪經濟回暖,有相當一部分是自身的周期性的影響,是否構成拐點還有待觀察。”李稻葵表示,研判經濟走勢要注重對風險因素的把控。從美國方面看,減稅、關稅調節等給國際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從國內看,我國大量固定收益的金融產品用來支撐長期建設,如何穩定經營、把控風險值得關注。
李稻葵還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激發經濟自發增長的能力有待提升。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8.1%,其中基礎設施建設占20%的增長,以政府引導為主。如何激發民間投資的熱情,有待思考。
據介紹,2017年第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以“深化供給側改革:轉換動能,推動升級”為主題,由人民網聯合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等機構共同舉辦。(李彤 張文婷 章斐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一篇文章
【美副總統彭斯上任后首次出訪亞洲 第一站將訪韓】據外媒報道,美國副總統彭斯16日將前往韓國,展開亞洲之行。其幕僚指出,這顯示在朝鮮核計劃引發緊張局勢升溫之際,美國“恪守對盟友的承諾”。彭斯將于18日應特朗普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要求與日本開始經濟對話。(中新網)
返回每經網首頁下一篇文章
【綠金委:擬開展中歐綠色債券標準一致化研究】4月15日,“2017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年會”在北京召開,年會上發布了綠金委2017年度工作計劃。計劃中列明綠金委在今年與歐洲投資銀行合作開展中歐綠色債券標準一致化研究。其它工作計劃還包括:啟動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的修訂工作,開展綠色債券環境信息披露體系研究,完成并發布《中國金融機構及企業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倡議》,推進綠色金融與“一帶一路”的研究實踐,舉辦綠色金融巡回展等20項內容。(證券時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