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11 21:55:12
近110家企業,這么大規模的“成都造”企業集中參展,目前來看還是首次。
每經編輯|余蕊均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每經編輯 官遠星
大熊貓、火鍋、美女......談起成都的“標簽”,多數人會不假思索地說出以上名詞。而事實上,成都的標簽遠不止這些,按照計劃,“成都造”品牌今年將積極走出去,走出四川、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一個個“大招”正蓄勢待發。
4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商務委了解到,2017“成都造·中國行”北京站首站活動將于4月17-19日舉行。屆時,將有上百家“成都造”品牌企業攜手“闖京城”。
“本次活動包含近110家企業,這么大規模的‘成都造’企業集中參展,目前來看還是首次。”成都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李曉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此次北京站活動是今年打響“成都造”品牌的第一站。
贊!新老結合
“成都造”首次大規模組團異地營銷
4月17日,北京街頭將迎來上百家“成都造”重點品牌企業,這些企業來自文創科技、食品飲料、農副產品等領域,它們當中,包括耳熟能詳“丹丹豆瓣”“棒棒娃”“水井坊”“飯掃光”“徽記”等新老品牌。
“北京是本次‘成都造·中國行’的首站,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同時能為成都提供可依托的專業展。”李曉勇表示,“首站”放在北京,這將增強成都與北京的經貿交流,提高“成都造”產品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
作為“成都造”品牌的代表企業,徽記食品董事長呂金剛對這次北京行充滿期待,在他看來,“成都造”本身就有一種文化底蘊,而通過推廣“成都造”品牌,能讓更多消費者體會到成都的文化底蘊,從而促進成都企業的發展。同時,他希望能借本次機會將“成都風味”的美食更好地推介出去。
作為“美食之都”,成都的“吃”一直是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本次北京站活動,很多都是食品企業,“成都味”自然成為活動的重頭戲。
“應該說,成都美食相較于其他地區的美食,在口味上是很占優勢的。”成都美食企業飯掃光市場部總監徐志中直言,“‘成都造’品牌營銷的專業性、系統性、秩序性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如何加強?成都市商務委有著自己的思路。李曉勇表示,在這次活動中,將專門組織一批“成都味”特色產品,走進北京王府井百貨、凱德太陽宮店、凱德望京店以及成都在京的100余家知名餐飲企業門店,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產品和品牌展示活動。
事實上,“成都造·中國行”的品牌推廣活動自2014年開始,至今已是第四個年頭。2017年,“成都造”品牌將相比此前走得更遠,除北京站活動外,還包括上海、廣州等11場專題推廣活動。此外,更會涉及28個國家地區的“成都造·世界行”活動。
“舉辦‘成都造·中國行’活動,就是要加強政府引導和資源整合,引導幫助企業提升產品和品牌的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李曉勇說。
牛!成都盒子
貝克漢姆御用設計師助“成都造”華麗蛻變
成都作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開放度與日俱增,“國際范兒”也越來越足。截至2016年底,成都已開通國際直飛航線95條,278家世界500強企業入駐, 16個國家獲批在蓉設立領事機構。
而在“成都造”產品走出四川、走向中國、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國際化元素也在逐漸體現。據每經記者了解到,本次“成都造·中國行”北京站活動邀請了貝克漢姆御用的英國設計師Jason Leung、農夫山泉創意設計的英國設計師Brett Ryder等4位國際頂尖設計師聯袂為此次參加活動的產品進行創新包裝設計,分別以科技成都、文創成都、美味成都、香韻成都為主題,打造了四款“成都造盒子”。
從現場看到的設計手稿可以看出,“成都盒子”有著濃郁的成都特色元素、巧妙的創意構思以及突出的視覺效果,分別呈現出四大主題的代表性品牌和產品。
“企業要抓住機會,將自身品牌推出去。” 飯掃光市場部總監徐志中介紹,“目前飯掃光在川渝市場占比為40%左右,其他地區占60%。”作為“方便川菜”的代表,飯掃光目前在全國市場的覆蓋面比較均衡,徐志中也期待,本次活動能提升飯掃光的影響力。目前,飯掃光已遠銷歐美、澳洲、日韓等39個國家和地區,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徽記食品董事長呂金剛也向記者表示,今年要著重打造品牌國際知名度,“目前,雖然海外的營銷額占公司的營銷比例較低,但增長很快,每年有30%-40%的增長。”(實習生謝孟歡對此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