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1 18:14:24
有證券分析師表示,今年的700萬目標對于連續三年銷量翻番的樂視來說,并非難事。但樂視網隨即發布公告,提示了投資風險。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斯
每經記者 張斯 每經編輯 盧祥勇
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因面板價格的持續上漲,樂視、小米等互聯網電視“被迫”多次漲價。一時間,家電漲價成為行業內備受關注的話題。
昨天(2月28日),主營樂視超級電視的樂視致新宣布2017年“大屏智能終端硬件銷量保700萬,爭800萬臺”,話音剛落,晚上樂視網(300104.SZ)即發布公告稱,以上銷量目標的實現具有不確定性。
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電視如今正面臨著被動漲價的窘境,以低價作為競爭手段的互聯網電視將不再具備明顯的價格優勢,2017年電視機企業將進入真正的淘汰賽。
樂視網緊急澄清致新銷量目標
作為A股上市公司,過去兩年,樂視網在資本市場引來資金追捧,股價與市值齊攀高,因此開始了邊界的外延,在其7個行業的子生態中,超級電視是樂視最優質的資產之一。
2月27日,樂視網發布的2016年業績快報顯示,去年營收為218.3億元,同比增長67.73%,主要原因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智能終端產品銷售發力,樂視超級電視銷售成績優異,繼續保持智能電視領導品牌的地位,公司營業收入增長明顯。
據了解,2014-2016年,樂視超級電視銷量分別為150萬臺、300萬臺和600萬臺。去年在A股大盤走勢較弱的情況下,樂視網曾因樂視超級電視累計銷量將突破千萬臺的消息,逆勢反彈。
有證券分析師表示,樂視超級電視的關鍵性數據,都在說明樂視網變現和盈利能力都將加速增長。由此來看,今年的700萬目標對于連續三年銷量翻番的樂視來說,并非難事。但樂視網隨即發布公告,提示了投資風險。
2月28日晚間,樂視網公告稱,樂視致新發布會上所提及的2017年銷量目標,并非完全依據公司目前已經接受的訂單數量或簽署的客戶協議而定,而是根據樂視致新歷年業務開展以及銷量增長情況,結合2017年度經營計劃與市場需求綜合制定。
樂視網同時強調,以上銷量目標的實現,需依據公司經營情況、業務推廣情況綜合而定,具有不確定性,并且鑒于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公司存在根據發展需要對計劃、目標進行相應調整的可能,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
2017年變數在產業鏈供應
資料顯示,樂視致新是樂視網控股子公司,注冊成立于2012年8月,由樂視網原樂視TV事業部獨立而成。目前,樂視致新的主營業務是樂視超級電視。
正如業內人士所言,樂視過去幾年最大的成功是它在電視機領域所斬獲的成績。根據樂視致新梁軍此前介紹,作為樂視生態中的最優資產,樂視致新將在2017年實現扭虧為盈,并在2018年-2019年實現盈利到大規模盈利。
2017年1月13日,融創中國以79.5億元代價收購樂視致新33.5%的股份。1個月后,信利電子有限公司以債轉股形式,戰略投資樂視致新7.20億元,獲得了樂視致新2.34%的股權,為樂視致新第五大股東。
昨天,梁軍表示,樂視致新估值超過300億元,雖比所有中國傳統電視企業市值要高,但這個估值并不高,因為超級電視未來的成長性不可限量。在梁軍看來,樂視致新估值是資本市場給樂視超級電視的很大認可。
對于融創的資金到賬情況,梁軍坦言稱,“仍在陸續到賬中”。同時,他還透露,樂視致新未來也不排除繼續進行股權或者債券方面的融資,以解決公司長期發展及產業供應鏈上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面板支出在電視的成本構成中占比超過七成,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樂視、小米等互聯網電視“被迫”多次漲價。而樂視電視此前的策略一直是以低價打開市場,獲取用戶,以購買樂視會員的方式與用戶進行綁定,然后再利用樂視網既有的視頻內容優勢豐富樂視電視的內容,技術上不斷優化系統,拓展樂視電視的使用場景和功能。
但就在互聯網電視迎來漲價風潮之時,令人意外的是,芒果TV卻宣布以低價策略進軍互聯網電視領域。互聯網電視市場由此形成近20個品牌相互廝殺的局面。業內認為,以低價作為競爭手段的互聯網電視將不再具備明顯的價格優勢,2017年電視機企業將進入真正的淘汰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一篇文章
【大商所:2017年將拓展石化領域產品開發】大商所:將繼續推進期權工具上市交易、鐵礦石國際化和場外市場建設,加快由單一、封閉的交易所向多元、開放的綜合性交易所轉型發展。在石化期貨市場建設發展方面,大商所將進一步拓展產品開發領域。(大商所網站)
返回每經網首頁下一篇文章
【證券投資協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服務管理辦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服務業務管理辦法(試行)》,辦法要求私募基金服務機構實繳資本不低于5000萬元;最近3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所有從業人員應當自從事私募基金服務業之日起6個月內具備基金從業資格;私募基金登記之后連續6個月沒有開展基金服務業的,將注銷登記。(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