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20 23:42:42
值得一提的是,堅瑞沃能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協議的簽署將促進公司動力電池的銷售,戰略合作協議的實施預計為公司帶來20億元以上的收入,有利于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謝宏辰 每經編輯 宋思艱
每經記者 謝宏辰 每經編輯 宋思艱
在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后,新能源汽車行業似乎已經步入穩定發展期。雖然超高增速的產銷量難以再現,但是該行業的“造富”能力依然不可小覷。
2月20日晚間,堅瑞沃能(300116,SZ)發布公告稱,以公司全資子公司為核心的中國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以下簡稱創新聯盟)與中通客車(000957,SZ)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預計將給堅瑞沃能帶來不菲的收入。
預計將創收逾20億元
堅瑞沃能昨晚公告稱,創新聯盟于近日(公告原文如此——編者注)與中通客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中通客車將完全按照創新聯盟成員企業的需求生產制造新能源汽車,同時,創新聯盟成員企業將與中通客車聯合開發純電動物流車,用于公告申報及投放運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創新聯盟是由堅瑞沃能全資子公司沃特瑪聯合電機、電控驅動系統、動力總成、充電設備、運營平臺等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組成的企業聯盟。根據雙方的協議,2017年,合作雙方將共同向市場推廣銷售8000輛搭載創新聯盟成員企業電池系統的純電動客車、1萬輛純電動輕卡物流車和5000輛微面純電動流車作為首期合作目標,其中中通客車負責向市場推廣5000輛純電動客車、創新聯盟成員企業負責消化或向市場推廣3000輛純電動客車、1萬輛純電動輕卡物流車和5000輛微面純電動物流車。
值得一提的是,堅瑞沃能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協議的簽署將促進公司動力電池的銷售,戰略合作協議的實施預計為公司帶來20億元以上的收入,有利于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
不過,雙方此次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屬于創新聯盟與中通客車合作的意向性約定,不涉及具體的交易金額,付諸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變動的可能性,本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能否最終完成以及最終完成的時間均存在不確定性。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下降
分析人士認為,此前幾年,新能源汽車行業上下游的企業可謂訂單不斷,經營業績年年上漲,并沒有企業采取上述“抱團取暖”的方法生產經營。而目前行業內上下游的企業選擇聯手推廣銷售或許與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情況有所關聯。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889輛和5682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69.1%和74.4%。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857輛和4978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63.8%和67.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32輛和704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83.2%和89.5%。
分車型來看,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分別下降59%和66.2%;新能源客車產銷分別下降92.6%和97.3%;新能源貨車產銷分別下降72.9%和74.8%。
那么,為何1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會出現如此大的下滑?這將對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沖擊嗎?
一位券商汽車行業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的補貼政策剛剛出臺,但配套政策尚未出臺,因此對新能源汽車銷售影響較大。另外,新的補貼政策有一定退坡,這對銷售端也構成了一定影響。
上述分析師表示,從整體預測來看,行業到2020年應可完成之前規劃目標,有些樂觀的機構甚至認為可能會超過之前規劃目標。且因為一季度是傳統銷售淡季,疊加春節長假,因此銷售量較低屬于正常現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