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7 17:43:40
在第三個扶貧日到來之際,今日(10月17日),由證監會辦公廳、機關黨委和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舉辦的2016全國扶貧日金融扶貧成果展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購物中心舉辦。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許自然
每經記者 許自然 攝影報道
自2014年起,每年的10月17日為我國“扶貧日”。在第三個扶貧日到來之際,今日(10月17日),由證監會辦公廳、機關黨委和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舉辦的2016全國扶貧日金融扶貧成果展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購物中心舉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證監會系統在蘭考等9個貧困縣開展定點幫扶,7位黨委成員及2位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每人聯系一個定點扶貧縣。中國證監會系統各單位通過一系列精準扶貧工作,有效推動了貧困縣經濟社會發展,探索了資本市場普惠金融的路子,培養了一批優秀干部,促進了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
證監會系統定點幫扶9個貧困縣
按照國務院扶貧辦的安排部署,證監會于1998年9月開始參與定點扶貧工作,最初幫扶云南省中甸縣和寧蒗縣,2002年4月調整為幫扶安徽省宿松縣和太湖縣。在2012年底新一輪定點扶貧對象調整中,證監會主動新增幫扶河南省蘭考縣等8個縣,2016年6月又提出將新疆喀什地區的麥蓋提縣納入幫扶范圍,使幫扶總數達到9個縣,分布在6個省區,對口幫扶縣的數量在中央機關中是最多的。
在開展對口扶貧的18年間,證監會系統先后選派了45名年輕優秀干部到定點縣掛職扶貧,累計投入資金近5800萬元,幫助協調引進項目資金15億元,投入到教育、民生、基礎、產業等領域的90多個幫扶項目,幫助貧困地區有效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扶貧成果方面,以河南省蘭考縣為例,在脫貧致富的路上,蘭考縣創新了金融扶貧模式,成立4個融資平臺、2個擔保公司、2支扶貧產業基金,1個農業保險公司,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完成了115個貧困村道路建設、安全飲水更換、電網升級改造、標準化衛生室、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等。提出了城鄉融合發展的蘭考產業體系建設,在產業集聚區,引進行業龍頭企業,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在鄉鎮,因地制宜配套建設食品前端養殖種植專業園區、家具配套木制品園區和民族樂器專業園區;在農村,大力發展飼草配套種植、小型養殖、高效農業和木業加工等特色產業。
既體現政策支持 又堅持市場“三公”原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證監會注重發揮資本市場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推進包括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在內的貧困地區利用資本市場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加快發展,先后出臺了服務西部地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的一系列政策。
舉例來看,為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證監會2012年8月起研究制定了西部企業首次公開發行優先審核政策;此后陸續出臺制定了《中國證監會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等。
各項政策的推進,有效地促進了貧困地區的發展,1998年至2016年9月底,貧困地區共有17家企業實現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融資額約75億元;已上市貧困地區企業再融資約293億元。2013年至2016年9月,共有181家貧困地區企業成功在新三板掛牌。2003年至2015年12月底,涉及貧困地區企業重大資產重組共計48項,累計金額達179億元。
2016年9月9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從政策支持、引導行業力量支持、加強定點扶貧支持等方面制定了全面的幫扶措施。努力引導發達地區的人才、資本、技術流入貧困地區,從而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即體現了政策的支持,又堅持了市場“三公”原則,資本市場助推脫貧攻堅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