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10 01:06:2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昨日(8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8%,已連續兩個月位于“1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方面,數據顯示,7月PPI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月大幅收窄0.9個百分點,也成為近兩年來最小降幅。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經濟的角度來說,目前PPI降幅的不斷收窄是一個積極信號,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場活力正在增強,市場需求逐步回暖。下半年PPI總體仍將保持降幅收窄的趨勢,甚至存在著年內個別月份出現“轉正”的可能。
7月PPI環比由降轉升
數據顯示,7月份,PPI同比下降1.7%,同比降幅連續7個月收窄。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PPI的走勢可以看作是終端產品價格回升的樂觀預期下、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反彈的結果,而這主要與美元弱勢震蕩、市場對中國供給側控制過剩產能等因素相關。
分行業看,數據顯示,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5.9%、9.2%和4.7%,合計影響當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約0.9個百分點,占總降幅的53%左右。
潘建成表示,除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影響外,國內很多產業出現庫存見底的信號。去庫存到了底部,一定程度就會有補庫存的需要,價格也有可能回升。并且,一些行業主動限產也帶來產量的減少、競爭程度的降低,導致價格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7月PPI環比由降轉升,由上月下降0.2%轉為本月上漲0.2%,保持了今年3月份以來環比價格為正的總體態勢。
服務價格支撐7月CPI上漲
而在普通居民更關注的CPI方面,7月同比上漲1.8%,系該數據連續3個月走低。
這應當與蔬菜與豬肉價格漲幅回落相關。潘建成表示,今年年初,蔬菜與豬肉的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而前兩月由于季節性因素,蔬菜價格已經出現回落。目前豬肉價格也基本見頂,這都使得CPI漲幅回落。
數據顯示,豬肉價格環比連續上漲3個月后,7月轉為下降2.1%,鮮果和蛋價格環比繼續下降,降幅分別為1.9%和1.5%,上述三項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0.10個百分點。
“但是價格還有一部分是持續、溫和的上漲動力。”潘建成說,7月價格上漲的動力來自服務價格。
數據顯示,非食品中,醫療保健、教育服務、居住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3%、2.3%、1.6%,合計影響CPI同比上漲約0.81個百分點。
在潘建成看來,這是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表現。“人們消費中服務的比重在上升,同時中國的人口結構出現了變化,勞動人口在下降,所以人工費用會上漲,并直接導致服務價格的上升,這有一個趨勢性。”
潘建成認為,盡管CPI漲幅出現回落,但是并不會出現消費價格水平持續的下跌,所以目前并不存在通縮的壓力。“服務價格將成為持續、穩定的推動價格上漲的力量。”
下半年PPI有望同比正增長
對于接下來的物價走勢,申萬宏源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李慧勇表示,由于基數原因,四季度CPI可能會再度回升到2%以上,而PPI年底有望看到正增長。
不過,潘建成認為,四季度CPI同比回到2%以上的可能性較低。“從同比的角度來說,四季度的翹尾因素最低,新漲價因素對四季度CPI的貢獻應該是最高的。如果說四季度新漲價因素能接近2%,我覺得可能性不大。”
對于PPI的走勢,潘建成預判說,下半年PPI總體是收窄的趨勢。但中國目前產能過剩的形勢依然嚴峻,所以工業品價格目前回升趨勢也不會太穩定,有可能出現反復。年內個別月份PPI同比或出現正增長,“但存在著非常多的不確定性。”
具體來說,不確定因素在于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化和全球經濟情況。如果全球經濟出現明顯波動并影響我國的出口,那么工業生產的競爭性還會加劇,工業品價格可能繼續下跌。另外也取決于地產市場是否會出現大的波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