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梅雨致小麥達標率大幅降低 安徽多地現農民賣糧難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2 00:23:35

      為了幫助農民銷售庫存的小麥,安徽多地出臺政策,鼓勵個體戶或企業直接收購,并給予獎勵。但是這種方式農民似乎并不愿意接受,因為參與收購的個體和企業所給的價格大幅低于國家托底的收購價格。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查道坤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眼下正值安徽夏糧收獲的季節,原本應該喜笑顏開的農民,今年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原因是糧食難以賣出去。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調查,今年6月以來,安徽多地出現農民賣糧難的現象,雖然國家出臺小麥托底收購價格,但因為6月份的梅雨,使得小麥減產的同時質量也不達標,導致下麥銷售難。

      為了幫助農民銷售庫存的小麥,安徽多地出臺政策,鼓勵個體戶或企業直接收購,并給予獎勵。但是這種方式農民似乎并不愿意接受,因為參與收購的個體和企業所給的價格大幅低于國家托底的收購價格。

      ●小麥難出售

      6月19日,安徽省來安縣的農民羅玉兵,從家里了拉了滿滿一車的小麥,去街上的中心糧站進行銷售。據記者估算該車小麥超過4000斤,按照國家的托市收購價格,這一車的小麥收入應該在4500元左右。

      本應該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但是羅玉兵卻沒有笑容,反而是一臉的擔心,因為他害怕小麥被再次拒收。結果正如他所料,小麥并沒有售出。“小麥收割之后,已經曬過兩個太陽,但還是達不到收購標準,今天是我第三次將小麥拉回家。”羅玉兵一臉無奈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相比羅玉兵家今年不到1萬斤的小麥庫存,種糧大戶張亞冰則更加煩惱,因為他家今年收割了接近8萬斤的小麥,如今一顆都沒賣出去。他對記者說,“我承包了200多畝土地,今年收獲了近8萬斤。如果按照往年行情,小麥早就銷售一空,這個時候應該組織工人插秧,但是我最近卻在四處奔波,以求賣掉手中的小麥。”

      張亞冰的奔波并未換來想要的效果,眼下他的小麥,糧站不收,他也沒有辦法。記者在當地糧站轉了一圈后發現,除了曬小麥的農民之外,銷售小麥的農民非常少。“今年農民比較難,收割的麥子賣不掉。”一位在糧站曬小麥的農民對記者說。

      記者在位于安徽省來安縣的水口省級糧食儲備有限公司看到,雖然收購小麥的倉庫全部打開,稱重的攤位也正常開放,但前來賣糧的糧農少之又少。

      原本為了收購小麥騰空的倉庫,目前依然是空空如也。“截至目前,我們才收購了200多噸小麥,不到往年同期的十分之一。”來安縣水口省級糧食儲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林對記者說。

      來安縣糧食局局長王沛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情況比較糟糕,預計全縣小麥收成應該達到10萬噸,但是大都還在(糧農)手里沒有銷售,賣出去的小麥不到全縣總量的一成。”

      ●梅雨降低小麥達標率

      事實上,羅玉兵和張亞冰面臨的賣糧難,僅僅是安徽糧農的一個縮影。據記者了解,今年6月份以來,安徽滁州、蚌埠、宿州、淮南等地農民面臨賣糧難題。此外,其他省份河南、江蘇也面臨類似問題。

      作為安徽產糧大縣的定遠縣,在啟動托市收購價一周以來,未收到一粒小麥。記者從定遠縣糧食部門了解到,目前定遠縣15個托市收購點全部在崗,只要小麥達標,不限收、不停收,但目前仍沒有收到一粒小麥。

      據記者調查,賣糧難的原因是,小麥質量嚴重不達標。今年6月份以來,安徽全省遭遇強降雨,小麥出現赤霉病導致達不到收購標準。

      羅玉兵說,“在小麥收割之前,安徽很多地方降了大雨,小麥泡在水中,即使在短暫的幾天晴好天氣,農民成功搶收了小麥,但隨后的陰雨天氣,小麥根本沒來得及曬干,導致了小麥赤霉病發生。連日的陰雨天氣,還導致小麥出芽率較高,這進一步降低了小麥的質量。”

      根據今年國家托市糧收購標準為中等(三等)質量,容重750克,水分12.5%,雜質1%,不完善粒8%,收購價格為1.18元/斤,四等1.16元/斤,五等1.14元/斤。“今年的許多小麥經過檢測后,不完善粒大都超過20%,按照國家標準,我們無法收購農民手中的小麥。”吳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糧站在農民收割小麥之前,就騰出了倉庫,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能達標的小麥很少。”

      王沛海亦表示,“由于6月份雨水的原因,今年的小麥質量是近年來最差的一年,大部分小麥質量不完善粒都超過15%,達不到中儲糧的收購質量,所以導致農民賣糧難。”

      ●鼓勵個體戶、企業收購

      小麥質量達不到收購標準,作為糧食部門的負責人,王沛海也在積極想辦法。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不到1個小時里,王沛海的電話每隔幾分鐘就會響起,內容無一例外的是協調小麥收購,“這段時間,我應該是全縣電話最忙碌的人,你也看到了幾分鐘一個電話或者短信,都是在談小麥收購情況,我們也在積極想辦法解決農民的賣糧難。”

      王沛海所說的辦法是協調糧販子和企業參與收購小麥,“現在主要目標是加強小麥的流通,把農民手中的小麥賣出去,所以我們鼓勵糧販子和企業參與收購,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當然,糧販子和企業的收購價格相比國家托底的收購價格要低,王沛海對記者說,“糧販子和企業收購,不完善粒在13%~ 15%,收購價格在0.8元/斤,不完善粒更低的話,每斤收購價格在0.7元至0.75元。”

      為了鼓勵個體戶和企業參與收購,來安縣出臺政策給予參與收購的個體戶和企業一定補貼,“7月15日之前,按照每斤不低于0.7元收購的糧販子給予10元一噸的獎勵,外來企業收購的給予5元每噸的獎勵。同時,我們還要求糧站聯系企業進來收購,幫助農民賣掉手中的小麥。”王沛海說。

      在王沛??磥恚壳半y題不是個體戶手中的小麥,而是種糧大戶手中的小麥,“大戶手中庫存較大,這些大戶會計算自己的收入,個體戶的收購價格滿足不了大戶的要求,那么大戶會繼續囤積小麥,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難題。”

      除了來安縣之外,據記者了解,目前安徽定遠縣、全椒縣、鳳陽縣等地陸續出臺了和來安縣類似的政策,以吸引糧販子和企業參與收購。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政府積極出臺政策,幫助農民銷售手中的小麥,但是不少糧農還是有顧慮,如果按照目前糧販子給出的收購價,今年將虧損。

      羅玉兵對記者說,目前個體戶的收購價格達到八毛一斤的很少,大部分都在7毛一斤左右,今年小麥還出現減產,一畝地的收成在500斤左右,“按照7毛一斤計算,一畝地小麥收入350元,還要減去收割和耕地成本一畝地需要120元,種子和肥料成本也要超過100元,再加上人工成本,農民今年種一畝地小麥是虧損的。”

      種糧大戶的虧損更大,張亞冰說,“我們大戶每畝虧損達到150元以上,我的200畝土地,今年估計虧損3萬元以上。”

      對于農民所說的虧損局面,王沛海表示,“今年農民種糧出現虧損不可避免,因為整體小麥質量較差,價格大幅下滑。”

      長期在糧食部門工作的宋程建言,“特殊情況應該特殊面對,建議國家和省級層面出臺臨時收儲政策,把不完善粒指標進一步放寬,緩解因質量不達標造成的賣糧難,否則短時間很難化解農民的賣糧難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安徽 賣糧難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首页|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国产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裸男gv网站| 男人天堂2018亚洲男人天堂|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色伊人|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