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創新型國家2030戰略確立 我國將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31 01:31:37

      中國經濟目前面臨在新常態下實現“雙中高”發展的局面,需要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動能。中央也在本次會議上發出了更為明朗的科技創新信號,這將掀起我國科技創新的新高潮。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周程程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周程程

      5月30日上午,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下合稱“科技三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出席大會。

      據了解,上一次“科技三會”同時舉行還是在1978年,當時鄧小平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論斷。此次“科技三會”同時召開,無疑使得科學技術又被國家意志推到了新的高度。

      在昨日的“科技三會”上,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在新常態下實現“雙中高”發展的局面,需要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動能。中央也在本次會議上發出了更為明朗的科技創新信號,這將掀起我國科技創新的新高潮。

      強調創新對社會推動作用

      1978年“科技三會”舉行時,鄧小平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論斷,為我國制定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奠定了基礎。會后的六年內我國科技創新政策數量猛增至421份,構建了國家科技政策的初步框架,逐步開始了“以市場換技術”的模式探索,為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科技進步準備了條件。

      38年后,習近平在昨日的“科技三會”上強調,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在鄔賀銓看來,30多年前的“科技三會”,更加重視的是科技本身,強調提高科技人員地位。而此次“科技三會”并不是簡單解決科技人員生活方面的后顧之憂,更多地是為創造更好的科技環境、創新環境。

      鄔賀銓認為,兩者異曲同工的地方在于,中央都是在關鍵時期發布了關于“科技”發展的明確信號。“目前國際上新一輪競爭比較激烈,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興起,而我國也需要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鄔賀銓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中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比如,在2010年,“高鐵”對普通人還是個陌生的詞匯,而到2015年底,我國高鐵運營里程已達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并且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全面掌握高鐵完整技術的國家。此外,相關例證還有,TD—LTE產業鏈日趨成熟,截至2015年底,我國4G用戶數超過3.8億;ARJ支線飛機成功實現商業銷售和交付運營;2014年,第四期“超級稻”創造百畝連片平均畝產1026.7公斤新紀錄。

      科技水平短板亟待補齊

      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創新方面的短板亟待補齊。

      習近平在今年1月召開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雖然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強、臃腫虛胖體弱問題相當突出,主要體現在創新能力不強,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塊頭的“阿喀琉斯之踵”,通過創新引領和驅動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迫切要求。

      鄔賀銓認為,中國經濟總量雖然達到了世界第二大,但是這個“大”并不等于競爭實力與科技能力。目前我國的經濟和科技狀況,正反映了中國大而不強的現狀。“如果我們還是慢吞吞地不抓緊科技的改革、變革和創新,將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將越拉越大。”他表示。

      而科技創新,也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產能過剩、產業結構失衡的現實國情下的要求。

      近日,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表示,未來5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能否成功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產業升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關鍵是看能否依靠科技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培育新動力。

      今年初,李克強在太原主持召開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工作座談會時表示,去年,我們在鋼鐵產量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圓珠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這都需要調整結構。”李克強指出。

      不光是圓珠筆筆珠,我國有上千年菜刀鍛造歷史,但高端菜刀市場卻被外國品牌占據。

      一位刀剪行業工程師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國刀剪企業缺乏核心技術,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即工業外觀設計、表面外觀處理、加工精度、熱處理技術及原材料。我國各種專利技術遠遠趕不上德國、瑞士等刀具生產大國,例如德國的“冰沾火”技術,可以使刀剪的硬度和韌性達到最佳結合點,但國內幾乎沒有廠家具備這種技術。

      “決定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4年6月,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作出要求,“加快制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對重大任務要有路線圖和時間表。”

      在昨日的“科技三會”上,習近平就科技事業的發展又提出了五點要求。

      一是夯實科技基礎,在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習近平強調,科學技術是世界性、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及時確立發展戰略,堅定創新自信,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

      二是強化戰略導向,破解創新發展科技難題。習近平表示,黨中央已經確定了我國科技面向2030年的長遠戰略,決定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著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占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

      三是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習近平指出,科學研究必須在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上來一個根本性轉變,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發展,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給,讓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更放心的食品藥品。

      四是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習近平強調,要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引領科技體制及其相關體制深刻變革。要制定和落實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各項政策,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要優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科研布局,厚實學科基礎,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生長點。要尊重科技創新的區域集聚規律,建設若干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

      五是弘揚創新精神,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習近平指出,我國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要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夠把握世界科技大勢、研判科技發展方向的戰略科技人才,培養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統籌協調的科技領軍人才,培養一大批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企業家和高技能人才。要讓領銜科技專家有職有權,有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更大的資源調動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不卡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黄色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乱亚洲乱淫久久|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亚洲成年人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