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28 01:14:44
樂逗游戲總裁高煉惇認為,從游戲屬性上看,三國、西游題材密集的中國游戲有九成不合適出海。歐美市場游戲公司正處于低估值周期,中國游戲公司在海外市場布局有抄底機會。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孟慶建
◎每經記者 孟慶建
出海,是2015年中國游戲行業的熱詞,同時國內手游公司的國際化戰略也拉開序幕。
《2015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得益于國產游戲品質提升、海外市場發行體系完善,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游戲產品全球化分銷門檻下降,2015年,我國自主研發網絡游戲出口的實際銷售收入達53.1億美元,同比增長72.4%。
就游戲市場的運營現狀來看,在歐美、韓日這兩大游戲市場,國內公司依舊遲遲無法打開局面。目前,國內游戲廠商的國際化,主要是進軍華人集中的東南亞市場。不過,也有一些國內大型游戲開發平臺加大了對這兩塊市場的開發力度。例如,國內最大手游發行平臺之一的樂逗游戲母公司深圳創夢天地(NASDAQ:DSKY),繼2015年8月斥資1000萬美元投資美國游戲開發商Rumble后,又將《HND英雄永不滅》和《南瓜先生大冒險》兩款游戲推向歐美市場發行,逆勢向歐美市場進軍。
歐美、日韓市場對中國游戲公司來說,是下一個金礦還是燒錢的無底洞?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創夢天地旗下運營的游戲中心——樂逗游戲總裁高煉惇。在他看來,歐美市場比東南亞市場運營發行更簡單直接,但從游戲屬性上看,三國、西游題材密集的中國游戲有九成不合適出海。歐美市場游戲公司正處于低估值周期,中國游戲公司在海外市場布局有抄底機會。
樂逗游戲總裁高煉惇
九成游戲不適合出海
NBD:2015年中國游戲公司出海動作頻頻,是因為人口紅利在消失嗎?
高煉惇:人口優勢帶來的紅利的確在消失中,主要體現在增速上。中國市場足夠大的游戲人群帶來源源不絕的好處。近年,大大小小的游戲公司都享受到了智能手機爆發所創造的紅利,但智能手機用戶增長已開始放緩,這將考驗游戲運營企業的能力。美國和日本游戲市場都出現過類似演變進程,從享受人口紅利到競爭局面穩定,然后走出國門。2005年后,美國的EA(藝電)、日本的PopCap(寶開,植物大戰僵尸研發商)均在尋求海外收入或進行海外布局。
NBD:在中國出海的游戲中,為什么到現在還沒有出現爆款游戲?
高煉惇:從研發方面上看,80%~90%的國內游戲都不適合出海。我國游戲起步就采用了先吸引用戶策略,從尋找市場熟悉的題材開始。例如,西游和三國題材很多,其他類型游戲缺少供給,但海外市場對西游、三國類游戲認知程度差。相反,美國和日本游戲行業基本上有30多年歷史、種類更多,進入中國時間也較早。
在市場運營方面,中國游戲運營公司出海時間較短,觀察美國、日本公司的出海經歷不難發現,不論投資還是直接設點,都需要5~10年才有回報。中國公司才剛剛出海,需要一段和海外市場磨合的時間。
NBD:早期中國游戲公司出海多選擇東南亞市場,為什么現在才側重歐美市場?
高煉惇:國內游戲公司之所以選擇東南亞,是因為那里華人多、有文化認同感。但在市場運營上,東南亞在很多方面比歐美市場復雜,比如這里國家眾多,各自有獨立的支付、發行渠道等。而歐美市場比較單一,都是英語國家,渠道主要是蘋果和谷歌。未來,更新興的市場是南亞、南美和非洲國家,雖然這些市場人口多,但目前購買力和智能手機普及程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海外收購迎黃金時期
NBD:近年來,中國游戲公司對海外游戲公司發起收購的案例越來越多,現在是并購黃金時期嗎?
高煉惇:目前去海外投資確實比較便宜。以美國市場為例,橫向對比,美國CP(游戲研發)公司估值在天使輪就會比中國的要低1~2倍,后期引入風投,在一級市場的估值平均要低2~3倍。而在國內,一些游戲開發團隊的產品還沒做出,估值就上億。綜合來看,海外游戲研發商已過了高估值階段,中國公司去海外投資可以抓住這一波低買高賣的機會。
NBD:在游戲公司估值方面,為什么國內外會有這么大的差異?
高煉惇:美國二級市場主要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相對比較理性、科學。美國游戲發展較早,資本市場對它的理解更深刻。國內二級市場給游戲公司估值更高,少有投資者會追問一年后游戲公司要做什么。同時,國內二級市場的游戲公司標的相對較少、活躍度更高,投資者也敢多砸一點錢。
NBD:目前國內CP團隊在銳減,您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游戲業下一個爆發點是什么?
高煉惇:手游市場經過一輪快速發展,現在需要降溫,其實規律上和此前的端游是一致的。2006年,國內市場上有接近200款端游上線,這是什么概念?把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地的全部加起來不會超過60款。所以后面就出現研發團隊大面積消失的情況。
虛擬現實(VR)和電競是當下非常熱門的領域,我們接下來都會布局,預期2016年會出現分化。從市場規律看,端游走到后期時,電競開始繁榮。目前在手游上布局電競有一定難度,一是因為手游積累用戶能力比PC弱很多;二是手游CP數量還很多,電競還很難熱起來。同時,電競本身收入模式不成熟。
實際上,虛擬現實在中國和美國都是非常火的題材。2016年,樂逗也規劃了預算投資VR,加之2016年是奧運年,每逢全球大型賽事就會有收視率爆炸性需求,海外大部分VR廠商都會向奧運主題靠攏。我們預測,2016年三、四季度,歐美會出現一些有核心體驗的VR產品,2017年會迎來收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