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7 00:35:0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謝振宇 吳林靜
◎每經記者 謝振宇 吳林靜
昨日(8月26日),*ST皇臺發布的2015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795萬元,同比減少10.43%;凈利潤虧損930萬元。對于營業收入的下滑,*ST皇臺解釋“主要原因是酒類產品銷售收入減少所致”。
近年來,白酒行業一直在深度調整,*ST皇臺作為區域性品牌更是面臨重重困難。“皇臺的白酒一直不慍不火。”白酒營銷專家孫延元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為挽救銷量下滑頹勢,皇臺加大了營銷投入,開發東南沿海市場,卻收效甚微,新市場的銷量同比縮減76%。不過,財務報告中也有一抹亮色,葡萄酒產品同比224%的營收增量尤為搶眼。孫延元表示,轉向葡萄酒有一定的可行性。“已有白酒企業加碼葡萄酒產品,增加新的增長點,同時*ST皇臺身處葡萄酒十大產區之一甘肅武威,也具有一定區域優勢。
今年來,公司實際控制人更換之后,并未有更多提振酒業的動作,反倒是用2000萬元自有資金設立了兩家投資公司。
主業不振還債臺高筑,嚴重的債務危機困擾著皇臺的資金結構。
原來,*ST皇臺和原第一大股東產生債務糾紛,今年上半年以現金清償剩余債務2475萬元。此外,*ST皇臺及其子公司與經銷商被要求償還廣告宣傳費用等共計約525萬元;8月再收到6份應訴通知書,被要求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違約金共達1.13億元。“企業的經營問題導致出現了財務問題,財務問題反過來影響企業的發展。”馮瑛曾如此評價*ST皇臺的債務問題。
在6家子公司中,今年上半年僅1家盈利。*ST皇臺2015年半年報披露,6家子公司5家虧損,“甘肅隆盛皇臺酒業有限公司”虧損最多,達147萬元,“甘肅涼州皇臺葡萄酒銷售有限公司”虧損94萬元。
酒業提振收效甚微,這一次,*ST皇臺能打贏退市保衛戰嗎?
借定增之際,*ST皇臺引入了“番茄大佬”張國璽,準備進軍番茄產業以力挽虧損之勢。*ST皇臺在中報中表示,“目前股東對公司前景依然充滿信心,積極尋求產業調整”。不過,公司進軍番茄產業曾遭到董事馮瑛的強烈反對。
馮瑛曾告訴記者,整個加工番茄行業處于非高速增長、低價競爭、無序競爭時期。以皇臺酒業目前的“*ST”狀況,要進入這個新領域,毫無優勢可言,相反會將全體股東的利益置于更加危險的境地。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業內龍頭的中糧屯河與新中基近年來業績亦難言樂觀。“今年的番茄從產量和售價來看,還比較好。”昨日,一位熟知新疆番茄產業的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疆番茄制品90%是用于出口,占全球市場20%的份額。目前,中糧屯河、新疆天業、新中基在新疆地區的生產線加起來有200條左右,生產能力共計能達三四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