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7-06 15:12:19
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宋會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綜合看來該政策不容小覷,為的是給下半年成交保駕護航,同時為下一步政策做伏筆,進而維持市場成交的穩定。
每經編輯|吳若凡
每經實習記者 吳若凡
創新創業,人才為先。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上海近日發布《關于深化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人才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共分四大部分、20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實施意見》對人才的買房政策作出一系列微調:首先繼續推進政府主導建設的公共租賃住房,規范和優化外環內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不低于5%保障房主要作為面向社會的公共租賃房使用。其次,鼓勵區縣、產業園區和企業向體制外優秀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提供租房補貼。《實施意見》還提到,對符合一定條件的非滬籍人員,定向微調住房限購政策。
業內認為,這一政策表明將對在滬特殊人群提供購房援助,促使創業等群體能夠購房,此前該類人群被限制購房。其次,政策微調之初,在滬高端人才中的單身人士或將成為直接受益者。
德佑鏈家市場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認為,對上海來說,非滬籍人士購房的比例高達四成以上,從以往的情況來看,非滬籍人士通過購房投資投機的可能性相對較高,很難明確界定投資投機和自住型住房的需求,因此當初采用的是“一刀切”的限購方式。未來如果微調對所有非滬籍單身人士的購房限制,不僅更加合理化、人性化,也將對后市房地產的成交量起到積極的拉動作用,并且對于非滬籍家庭由夫妻整體解散為個體的單獨一方來說,都提供了再度購房的可能。
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宋會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綜合看來該政策不容小覷,為的是給下半年成交保駕護航,同時為下一步政策做伏筆,進而維持市場成交的穩定。
由于前期政策效應還未釋放殆盡,市場成交量仍處于高位水平。《實施意見》的發布可以預防市場成交出現跳躍,為后續提供一定彈性尺度。
他進一步表示,該政策的出臺一定條件上給了各個區自主制定標準的權力,各區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量身制定具體微調標準,而這個衡量標準最終就是市場。通過看市場發展走勢來確定政策尺度。
該項政策從宏觀上看,政府對于樓市調控的重點已經由刺激改善需求向刺激剛性需求調整。反觀各區情況,外圍庫存壓力往往高于內圈,比如嘉定、浦東等外圍城區。
而提供不低于5%保障房,客觀上要求各區把存量房拿出來做保障房和配建更多的相應地塊。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受惠人群比較少,對于市場需求沒有特別大的增量影響,這個政策可以看做是為了進一步落實創新創業方針的配套措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