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5-01-21 18:01:58
擁有約2000萬平方公里土地、6億人口的拉丁美洲,正在涌動鐵路建設熱潮,中國高鐵被寄予厚望。本報記者帶您走進中國高鐵的拉美之旅,解讀中國制造的海外探索與努力,感知中國與拉美國家的合作生機。
有準備、有計劃、有耐心——
與許多“走出去”的中資企業一樣,中國高鐵的拉美之旅也會遇到各種挑戰,但并未影響中國高鐵前進的決心
去年11月初,由中國鐵建、中國南車等企業組成的聯合體中標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羅高鐵項目,這是拉美首個時速300公里的高鐵項目。然而幾天后,墨西哥撤銷投標結果。
“鐵路對一個國家來說屬于重要的基礎設施項目,很容易受到國內各種力量的影響。”一位長期在拉美開拓鐵路市場的中方工作人員說。
各種復雜的政策法規也為企業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盡管看好中國高鐵,博爾赫斯也提醒中國企業要保持足夠耐心,“在巴西建高鐵也許需要更長的時間,僅僅是一個環保評價就要1年半甚至更長時間。”
對于那些未采取公私合營模式項目的工程來說,資金也是一個問題。進場4年,中鐵完成了迪阿鐵路75%的線下土建項目,并實現了優先段率先鋪軌。“如果資金充足,我們的進度會更快。”梁恩廣說,迪阿項目采取的是工程總承包模式,中方負責設計、采購及施工,委方負責提供總價75億美元的資金。“現在趕上石油價格下跌,委內瑞拉國債又集中到期,資金緊張,能留給鐵路建設的錢很有限。”
面對這些現實困難,對于中國高鐵的拉美之旅,難免有擔心的聲音:盈利能不能保證?是不是賠本賺吆喝?
“進入一個新市場,要分走別人的蛋糕,又想穩賺不賠,這比較困難。”畢宇鵬坦承,對于中國高鐵“走出去”要從更大的視野來看,“進入拉美市場,可以將中國國內的生產能力和優勢轉化為國外的生產能力和優勢。”
鄧宏陵認為,“隨著中國高鐵在世界范圍內的‘走出去’,我們越來越多地吸取經驗教訓,如今在競標時都會充分考慮盈利因素。”
盡管有困難有疑慮,但并未影響中國高鐵前進的決心。“無論從國家戰略角度,還是從行業發展來說,中國高鐵走向拉美都具有重大意義。”在采訪中,每一個在拉美為中國高鐵鋪路的中國人都給出同樣的建議,“我們需要做的是,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這個市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