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4 00:59:0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穩增長措施的落實成為多次督查的重點。此外,督查同時還引入第三方評估,使得督查結果更為公正。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周程程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程程 發自北京
根據中央有關要求,中辦、國辦聯合督查調研組將對2014年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開展一次全面督查調研。1月5日,調研動員會在京召開,中辦、國辦聯合派出12個督查調研組赴16個省區市、6個中央和國家機關、6個中央企業和中管金融企業開展督查調研。
這是2015年的首次督查,也是2014年所提出的督查常態化的延續。
回顧2014年,國辦的督查與回訪甚是密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穩增長措施的落實成為多次督查的重點。此外,督查同時還引入第三方評估,使得督查結果更為公正。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通過反復督查能夠不斷發現政策執行中的問題,以矯正政策落實中的不當行為。并使地方認識到發展中的問題,進行修正以促進經濟發展。同時,也有利于高層切實掌握信息,了解政策出臺后的成效與問題,進一步完善政策。
全面督查常態化
2014年,國辦督查的特點在于不僅內容全面,更在方式上實現了創新,即“自查與實地檢查相結合、督查與第三方評估相結合、督查與社會評價相結合、督查與輿論引導相結合”。
例如,在2014年5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決定對已出臺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全面督查。各地方、各部門于6月份完成了自查,同年6月25日至7月5日,國務院派出8個督查組分赴各地各部門,以“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為主題,分別對27個中央部委和16個省市展開為期10天的督查。
同時,國家行政學院、全國工商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開展了第三方評估。而這也是國務院對政策落實督查情況首次引入第三方評估。
此后,國辦督查組密集奔赴地方的行動顯示全面督查正成為一種常態。
2014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期間,國辦派出4個回訪督促調研組,對河北、遼寧等8省份,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10部委進行回訪;11月28日至12月5日,中辦、國辦聯合派出8個督查組分赴全國16個省份,就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查調研。
地方積極整改問題
督查期間,一些有助于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政策加快出臺步伐,如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審議通過、國家開發銀行住宅金融事業部獲批籌建。
此外,地方也對督查組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整改。
在湖南省,國務院督查組指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滯后,城市排澇設施建設還有一些地區尚未編制規劃和啟動實施”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困難”。
之后,湖南省12月3日公布的整改方案顯示,湖南省執行落實國務院政策措施存在5個方面共23個問題。彼時,已有11個整改到位,3個短期將整改到位,6個正在積極整改。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被國務院督查組點出存在“傳統制造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結構調整任務艱巨;房地產業不確定性加大”等問題的江蘇省,后續出現一些變化——其服務業增長優于第二產業,2014年前三季度該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1%,比GDP和第二產業增速高0.3個和0.2個百分點;占GDP比重達43.9%,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度加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