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04 09:10:26
人社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末,持外國人就業證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共24.4萬人。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韓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韓冰 發自北京
中國企業在國際化擴張進程中越來越重視對外籍人才的需求。
人社部副部長張建國10月31日在一場會議講話中說,“人力資源國際化已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關鍵一步。”中國企業要想走出去,關鍵是修煉企業內在動力,而決定企業內在動力的核心在于人才。
聯想集團人力資源總監張艷近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過去外籍人才來華工作主要是由于國外企業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這一狀況在近一兩年里發生了改變;中國本土企業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正在越來越多地需要全球化人才的加盟。
企業國際化加強人才需求
人社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末,持外國人就業證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共24.4萬人。但上述外籍人才數量遠未滿足中國企業的需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無論是意欲打破中國傳統企業模式的華為,還是一直堅持多元化人才戰略的聯想,亦或是剛剛上市的阿里巴巴和京東,這些中國企業都希望能夠招攬優秀的外籍人才。
根據華為公司今年7月發布的《201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其外籍員工總數在2013年底已經接近3萬人,來自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即便如此,華為還是又引入了一項以中國員工長期激勵機制為藍本的外籍員工持股計劃,以招攬更多的外籍員工。
此外,聯想一直堅持國際化與多元化的人才戰略。
“聯想集團核心管理團隊的成員來自7個不同的國家。”張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聯想集團原有5.4萬名員工,上周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后,又有近3500名來自全球的員工加入聯想。
今年阿里巴巴和京東也將搜羅新人才計劃放眼海外。
“阿里對海外技術人才需求旺盛,上市前還曾專程到美國硅谷招攬人才。”阿里巴巴人力資源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而京東則在今年推出了一項國際管理人才計劃,以招聘海外MBA畢業生,并計劃在三年內將其培養成為高級管理者。目前京東的這一計劃吸引了來自諸如麻省理工學院等頂級高校的大概10名MBA畢業生。
“中國大力吸引海外人才的時機已經成熟。”中國國際人才交流與開發研究會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未來將有更多海外人才選擇中國作為人生發展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