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7 01:34:32
每經編輯|文/令維
近日,上汽乘用車旗下的榮威E50在北京正式銷售,并且可享受北京專用搖號指標等優惠政策。在其開售不久后,就吸引了不少北京市民前往4S店看車、咨詢。在此之前,這種品牌跨區域享受同等優惠待遇的情況似乎難以想象,不過得益于近日利好政策頻頻發布,以榮威E50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開始以更快的步伐邁過此前一個個橫亙在行業中的關卡,向前發展。
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并破除目前廣為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現象,以盡快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工信部部長苗圩對此評價,“此次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力度空前,含金量極高?!?/p>
這是7月以來新能源汽車迎來的又一利好消息,事實上,就在7月,國家已經先后發布了3次政策,其中包括減免新能源汽車購置稅以及公務車采購向新能源汽車傾斜等內容。
有業內人士指出,空前的政策支持力度象征著我國新能源產業或將正式走上快速發展通道。
在利好的政策環境下,各大企業都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布局。在此其中,上汽乘用車已經率先推向市場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 (榮威550PLUG-IN)以及純電動產品E50目前市場反響較為良好,兩款產品在技術、品牌口碑以及服務保障上都有著較為突出的優勢。
政策助力破解發展難題
今年堪稱新能源汽車的 “政策年”。僅以7月為例,新能源汽車利好消息此起彼伏。7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7月13日,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公布《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要求,2014-2016年,中央國家機關以及納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7月21日,國家出臺《意見》,在對推廣新能源產業發展作了更詳細規劃的同時,也重點提到了要破除目前廣為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現象。
有業內人士指出,接連不斷的利好政策,分別在購置稅減免以及破除地方保護等方面作出重要推動,對于破解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難題將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事實上,在過去多年的發展進程中,新能源汽車規劃落實難、公平競爭難以及技術突破難等問題一直是阻礙行業進步的難題。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研發費用較高,并且由于產業起步不久,難以通過成規模的產銷體系攤低成本。但另一方面,由于電池技術發展不夠成熟,消費者里程顧慮難以破解,而相關充電設施又不夠完備,因此鮮有消費者愿意為新能源產品買單,并且,由于各地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跨區域消費者無論是在整車購買環節享受的財政補貼優惠上還是充電樁通用性方面,都存在較大局限,再次束縛了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
分析認為,剛剛出臺的幾項政策中,除了打破地方壁壘外,減免購置稅有助于降低消費者購買門檻,刺激消費需求;而進軍公務車市場勢必會倒逼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品質標準進一步上升。
榮威雙臂合力乘勢發力
在新能源汽車政策利好背景下,企業開始加快布局,以上汽乘用車、比亞迪、東風日產啟辰、北汽集團為代表的車企均已宣布了自己的相關產品規劃。
在此其中,上汽乘用車更是領先一步。在7月21日《意見》發布,宣布破除地方保護主義不久,上汽便宣布在北京正式開售榮威E50,而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榮威550PLUG-IN也已醞釀推向全國。
在成交價方面,上汽乘用車的新能源產品已基本與傳統產品價格趨于一致。以榮威E50為例,該車售價為23.49萬元,在上海地區,國家補貼3.325萬元,上海地方政府補貼4萬元,再加上3.365萬元上汽讓利,最終消費者只需花費12.8萬元就能買走,并且還能免費獲得上海新能源專用車牌。而在剛剛打入的北京市場中,綜合多方補貼,最終的到手價也僅為14.28萬元。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9月1日,新能源汽車減免購置稅政策正式落地,這一消費門檻還將進一步降低。
此外,上述兩款新能源產品在續航里程上也完全能滿足消費者日常出行需要。其中榮威E50在60公里勻速測試工況下的續航里程能達到180公里,而榮威550PLUG-IN滿油滿電時續航里程更是長達500km。以上海為例,從上海西邊的虹橋機場到最東面海邊的浦東機場,距離不足55公里,消費者可以很輕松地開著榮威E50橫跨上海。
不過,上汽還在致力于向更高標準看齊。伴隨著國家在7月13日出臺的公務車采購向新能源汽車傾斜的消息發布,上汽也同步將目標市場擴大至公務車市場。在上汽看來,相較于私人消費市場,公務車除了對產品品質和技術有更高標準,也對品牌口碑以及服務保障體系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在品牌方面,榮威此前曾多次亮相于全國“兩會”、青奧會、海關總署等場合,近日,河北省剛剛采購了百臺榮威550PLUG-IN作為警務用車,榮威已經在公務用車市場建立了良好的形象;技術方面,以技術手段更為復雜的榮威550PLUG-IN為例,該車采用上汽自主開發的插電強混系統,采用EDU電驅變速器,實現串并聯等多種不同工況下,電機與汽油機的平滑切換,能提供最接近傳統車的駕駛體驗;服務上,所有榮威4S店均設置新能源綠色通道,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最便捷的服務。此外,在安全方面,榮威新能源汽車產品所用的動力電池都經過了嚴苛的碰撞、火燒等試驗檢測,同時整車設計了多層次高壓安全防護體系,并同時配備遠程監控系統,實時監控車輛異常情況。
上汽認為,在滿足公務車市場的更高標準之后,也能為其“征服”私人消費者提供重要依據。
助推新能源產業快速升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2.05萬輛,同比增長2.2倍,已超過2013年全年數量。雖然目前行業發展速度已在加快,但距離國家此前規劃的到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達到50萬輛的目標還相差甚遠。
有業內人士指出,新能源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各方面尚處于起步摸索階段,除了需要產業政策的扶持,更需要一個樣本企業,發揮示范效應。雖然目前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進口電動車正在嘗試通過多種營銷手段博人眼球,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達約70萬元的售價并不算親民,難以在短時間內駛入“尋常百姓家”。由此可見,本土汽車品牌將肩負起重任。
此前由于地方保護主義等多方面因素制約,因此新能源汽車“推而不廣”的現象難以回避,由于多地政府在政策支持上對本土品牌和外地品牌區別對待,因此新能源行業難以像傳統汽車產品那樣,形成市場自由競爭機制。
不過,相較于其他多地市場的推廣模式,上海的推廣態度更為開放,其率先選擇“市場化”路徑,對優秀產品開放市場,比如在牌照優惠支持上,已對進口、合資、自主品牌新能源車一視同仁,業內人士評價,這體現的是上海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健康發展的堅定決心,短期內或許會經歷“陣痛”,但長遠來看,這種開放模式,是真正可以復制全國的模式。
在此背景下成長的上汽集團,無疑在開放格局下,進一步強化了其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的領軍地位。據了解,上汽已宣布5年內布局60億投資,攻堅電機、電池和電控等核心技術,而目前,其新能源產業布局也日臻完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體系已構建完成,并且已經打造出世界一流、國內最先進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有觀點認為,伴隨目前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壁壘一一破除,優秀企業也將可以跨區域施展拳腳,為推動行業發展起到 “鯰魚效應”,助推新能源產業駛入快速發展通道。有數據預測,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0萬輛左右,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文/令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