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12-20 20:40:03
每經記者 王一鳴 蒙湘林
12月20日,A股的尾盤(最后三分鐘)走勢令人詫異,銀行股中,中信銀行和建設銀行收盤前3分鐘大幅跳水,一度觸及跌停,直至收盤,中信銀行收跌8.67%,建設銀行收跌6.1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除了銀行股,包括包鋼稀土、長城汽車、三一重工、中海油服及上汽集團等諸多藍籌尾盤均遭到大單臨觸跌停!時值年末資金面偏緊之際,藍籌股短期集體大幅異動表現,這引起了市場一片嘩然。
某公募基金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這邊聽說到的信息,說是UBS的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掛鉤指數的產品,系統可能存在問題,本來早下單了,最后卻臨近尾盤(1-2分鐘)才成交。據說是跟蹤新華50的被動產品。”
不過,隨后記者致電瑞銀證券(UBS)相關人士對此進行求證,其通過書面形式,給予記者的回復稱“瑞銀證券今天所有交易均屬正常操作,有關交易系統運作一切如常。”
疑似RQFII掛鉤指數產品系統出錯?
今日盤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即收到一位業內人士轉發的某大型券商銀行分析師對于本次銀行股下跌點評,其主要羅列三點:“1、今日銀行板塊整體下跌3.13%,跌幅位居所有板塊第三,下跌歸因于銀行間資金價格飆升引發錢荒重來的恐懼,性質類似于6月24日至25日的情況;
2、基于央行“救急不救窮”的流動性救援策略,預計資金偏緊局面會延續至2014年春節前后;
3、中信銀行和建設銀行尾盤走勢詭異,操作手法不像保險、基金等機構所為,不排除融資倉促止損或期貨指引盤。”
對此,某公募基金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這邊聽說到的信息,說是UBS的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掛鉤指數的產品,系統可能存在問題,本來早下單了,最后卻臨近尾盤(1-2分鐘)才成交。據說是跟蹤新華50的被動產品。”
一位不愿具名的游資人士向記者指出,從中信銀行、建設銀行等尾盤出現大筆賣單打壓的情況看,確實存在明顯的程序化交易跡象,在連續自動交易后應該是觸發了止損點,不過具體還要看交易所公布的交易數據來分析。目前A股市場上沒有實現T+0交易,機構借助多類型的套利工具是有條件實施做空的,未來如果T+0實現,大盤盤中就不會出現,直線拉升,垂直下跌的老鼠倉情況,對于投資者利益的保護是有益的。
“情況與當時光大烏龍指相似,我認為這個(RQFII)可能性大,其他例如年末資金面偏緊、美聯儲退出QE等都沒法解釋,為什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這樣的砸盤行為。”該基金經理指出。
隨后記者致電瑞銀證券(UBS)相關人士對此進行求證,該人士表示會給予記者一個書面回復,約晚8點左右,其通過書面形式,給予記者的回復為“瑞銀證券今天所有交易均屬正常操作,有關交易系統運作一切如常。”
流動性緊張或令加劇大盤震蕩
對于后市A股走勢,上述公募基金經理認為,該突發事件對市場短期存在一定影響,而中期來看,目前與6月下旬資金面偏緊情況相似,市場走勢仍偏于謹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央行意外連續第五次暫停逆回購,銀行間資金面緊張情緒加劇,銀行間1月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突破8%高點,7天shibor利率大漲144基點,其它各期限shibor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行。
成都鑫源錦匯策略分析師王曉鋒則告訴記者,“年末以來,市場資金緊張的局面長期存在,特別是近日資金利率上漲幅度較大,市場出現一定的恐慌情緒,我們預計資金面緊張的局面要到1月份才會有所緩解,但幅度有限。12月是年末,資金面將最為緊張。過了12月的考核,各方面的資金都會相應的松弛下來,資金緊張的局面會短暫的緩解。”
王曉鋒認為,春節前央行也會釋放流動性以滿足節假日期間的需求,但是節后回收流動性也是大概率事件,且目前無風險利率已經被拉高,預計未來資金緊張的局面將會長期存在,因此接下來的大盤行情因為流動性的擔憂情緒可能會加劇震蕩,出現快速上漲的可能性短期內不大。未來如果央行決心釋放較好的流動性信號,大盤才可能實現系統性上漲。
廣東澤泉投資董事長辛宇向記者指出,尾盤突然出現急速殺跌和逼漲的情況可能與做空力量有關,暫且不論其真正的原因,這一砸盤行為最起碼代表了一定的做空情緒,這兩周大盤行情持續萎靡,單邊下跌的狀況更直接的原因還是市場資金流動性偏緊所致,歷史上看,歲末年初,資金普遍偏緊,資金利率高企是正?,F象,特殊之處在于今年市場對三中全會的改革期待很大,由于不及期待,包括機構在內的投資者可能會冒險地采取一些做法,如果資金狀況仍舊得不到明顯好轉,股指持續震蕩下行的局面或會持續,但總體來看,投資者此時不宜殺跌,畢竟資金偏緊的周期已經持續了很長,市場在未來還是有消化能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