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9 01:16:34
紅綠的鮮果垂滿枝頭,而在農家小院里,隨處可見正被暖暖冬日曬烤著的一地地去皮青豆。11月末的云南,咖啡進入收獲季。
但目前,國際咖啡期貨價格正持續走低。早前的11月23日,紐約咖啡期貨價格僅為107美分/磅,折算成人民幣相當于14.3元/公斤。這稍低于目前云南咖農的種植成本約14.67元/公斤。
“盡管現在咖啡價格比較低,但不管如何也要種下去。不能一遇到收購價跌了就馬上轉種其他作物,不要太心急。”普洱的咖農王忠學說。面對收購價格的走低,這位有著20年咖啡種植經驗的老咖農,言語中透露著積極的心態。
咖農們樂觀應對,行業也積極開展自救。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咖啡研究所所長李榮福就認為,針對農民和價格波動的影響,需要建立相應的農業保險機制;而云南咖啡產業,則需要從原產地升級、形成和打響自己的產業品牌,從而方能獲得價格話語權。業內人士也認為農戶必須提高對咖啡這類農產品市場變化帶來沖擊的應對能力,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高價高收益,低價低收益是一個普遍現象。因此,鼓勵農戶在種植時盡量避免種植單一,降低市場風險。
咖農樂觀應對
11月末的普洱,堪比初夏的溫熱。26日下午4時許,南屏鎮大開河村74歲的老咖農王忠學正赤膊上陣,在自家院壩里收拾脫皮晾曬的青咖啡豆。院落的周圍,是他家數十畝的咖啡園,垂掉著一串串或紅或綠的鮮果,著實誘人。
又是一年收獲季,云南咖啡普遍豐收。但由于國際咖啡價格走低,像王忠學一樣的云南咖農們遭遇了收購價格預期較低的問題。
云南省咖啡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信息顯示,11月23日咖啡豆紐約期貨價格折算成人民幣相當于14.3元/公斤。據了解,今年國際咖啡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巴西、哥倫比亞、越南、印尼這些咖啡種植大國的咖啡產量在去年普遍都有了大幅的提升。
這稍低于目前云南咖農們的種植成本。“(咖啡豆)成本價在14元~15元/公斤,現在賣不起價,但還是要種下去。”王忠學說。如今,他的堅持和樂觀,源自從1992年開始種咖啡以來歷經行業風浪后的篤定。
“這是1999年以后的第二次大降價,”老咖農說。1999年因為嚴重的霜凍災害,云南咖啡產業出現了挫折。老咖農回憶道,“那次災害讓咖啡收購價降到了6元左右,加上后來連續兩年收購價一直沒有提起來,我們村子里的好多人都砍了咖啡樹改種其他作物,我當時咬著牙堅持下來了,你看我現在過得還是挺好的嘛”。
堅持最終換來了回報。2003年,全球咖啡價格的回升,帶動了云南咖啡收購價的上揚。這一揚,就是近十年的好光景。
王忠學代表了正積極應對的咖農群體。與王同村的陳加華種植了10多年的咖啡,前些年也嘗到了不少甜頭。“特別是2008、2009年,咖啡價格達到38~39元/公斤。”這幾年,他也加大了咖啡的種植面積,目前,其咖啡種植面積達到170畝,其中一部分是前幾年高峰期改種的,今年剛投產,“產量還不高”。
近兩年,咖啡價格走低,談及會否砍掉咖啡樹改種其他作物,愛笑的陳加華回答道,“到2015年會不會好一點?”即使難以預測到價格何時能回升,但他表示不會砍咖啡樹。
規模化之路
如今,咖啡有望成為繼煙草、茶葉等之后,正成為人們熟絡云南的又一標志。
作為中國最大的咖啡產區,目前,云南咖啡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占到中國咖啡的98%以上。
“云南咖啡產業規模化的發展,是從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的。”見證云南咖啡發展的云南省咖啡行業協會副會長董志華曾表示,雀巢咖啡在上世紀80年代末進入普洱市(當時稱“思茅地區”),促成了該地區咖啡產業的發展。
1988年,世界咖啡巨頭雀巢來到中國,通過政府的幫助,開始在云南推廣小粒種咖啡的種植。從1992年雀巢啟動了農業技術協助服務項目,1997年開辟了一個總面積為60公頃的試驗示范農場,并長期在普洱派駐農藝人員。2011年,雀巢為云南咖啡種植者免費發放《中國咖啡種植手冊》。2012年,雀巢開始為當地的咖啡種植戶提供4C培訓。
“目前,云南咖啡豆總體產量高達150公斤/畝,高出其他國家地區產量很多,排在世界前列。”雀巢公司普洱咖啡收購站的農藝師侯加志說。
而通過設立在普洱市的咖啡收購站,雀巢公司從普洱市采購的咖啡豆數量從前兩年的8000噸增至上一個收購季的1.1萬噸,不僅供應雀巢在中國的工廠,同時也出口海外市場。雀巢普洱收購站的負責人更表示,在云南當地收購咖啡豆的量正逐年增加。
如今,云南咖啡產業無論是種植面積還是產量,都已具備一定規模。來自云南咖啡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3產季,云南咖啡豆總產量約為8.2萬噸。2013~2014產季其產量預計將接近10萬噸。
但由于國際咖啡價格走低,咖農種植面臨虧損,這對于剛剛發展起來的云南咖啡產業,或將帶來一些破壞。
利好消息在于,為解決這一問題,云南當地政府、協會也在尋求辦法解決和采取了一些措施。據悉,如普洱政府還拿出1000萬元以上的資金,用于支持企業收儲倉儲費和貸款貼息,并積極展開國內外咖啡推介;目前,云南省委、省政府已經給予云南省各主要咖啡產區1000萬元以上的咖啡莊園建設資金。
產業需要可持續發展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那么,云南咖啡產業應如何建立起更加長效發展的相應機制?這正是整個產業鏈相關者目前都在思考的問題之一。
在長期關注云南咖啡產業發展的李榮福看來,目前,由于國際咖啡價格走低帶來的不利影響,首先針對農民種植環節,應該建立相應的保險制度。他建議,可以在財政狀況好的咖啡種植區,先由地方政府補給一定的保費,并逐步建立起商業保險制度,從而更加有效控制和解決類似風險。
據雀巢公司普洱收購站咖啡專家鄔特介紹,目前他的團隊一方面著重幫助咖農管好現金流,節約成本。如幫助咖農做土壤分析,降低在肥料方面的多余支出;另一方面,開展4C培訓,降低環境足跡,有助于咖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來自云南咖啡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盡管面積、產量在全國占據絕對優勢,但云南咖啡在國內消費的比例還很小。相應數據顯示,2012~2013產季,云南咖啡豆總產量約為8.2萬噸,出口咖啡豆5萬多噸,部分被具備精深加工能力的中國本土企業用于速溶粉生產,國內消費云南咖啡不足2萬噸。而2012年,中國國內咖啡消費量約為13萬噸。
而細數雀巢在中國市場的動作,繼早年的介紹咖啡種植技術,公司正加大在云南咖啡項目的投資,通過“雀巢咖啡中心”大型項目為當地咖農提供培訓和基礎設施,比如4C項目的認證,即為推動當地咖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即使是咖農,對于未來也有著更加清晰的規劃。王忠學表示,“明年我計劃擴大一些種植 (面積),提高一下產量”,同時他打算在咖啡地里的間隙,種植一些香蕉等其他作物,幫量咖啡。而陳加華家的咖啡種植,目前,也正通過近年新種植的咖啡樹或淘汰老樹,來實現咖啡樹的換代升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