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3 01:16:3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記者 曾劍
星美聯合 (000892,前收盤價6.28元)的重組又一次宣告失敗。
因控股股東上海鑫以籌劃涉及公司的重組事宜,星美聯合于8月1日起停牌。不過,公司今日公告,因重組相關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決定終止重組,股票將自今日起復牌。
第三次重組失敗
星美聯合公告稱,上海鑫以擬出讓對公司的控制權,引進其他戰略投資者,實現公司控制人變更,并由新的收購方存續上海鑫以對公司進行的重大資產重組、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及盈利能力的承諾。
據悉,在停牌期間,上海鑫以與收購方就《股權轉讓協議》及股權轉讓款的支付安排等核心條款進行了多輪商談。然而,因股權交易相關雙方未能就《股權轉讓協議》的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意見,雙方決定終止此次股權收購事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自上海鑫以入主星美聯合后,星美聯合第三次重組失敗。
早在2009年10月12日,星美聯合在完成股改和破產重整后,上海鑫以的控制人杜惠愷即啟動重組,擬將部分房地產項目注入公司。2010年7月,因重組資產項目規劃發生重大變化,星美聯合撤回了重組方案。當年10月,證監會明確表示暫緩受理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重組申請,杜惠愷的重組愿望也就此落空,并表示愿意讓出控股地位。
此外,在2012年1月5日,星美聯合也曾宣布重大事項停牌。但僅僅一周后公司就匆匆結束了重組。
或受制于高昂重組成本
對于星美聯合這家公司,不少投資者應該頗為熟悉,因為公司的主要資產和負債已被剝離,一直在等待重組方的降臨,是A股市場上一個著名的“殼”公司。照理說,這樣的凈殼公司應該十分受資本的歡迎,但公司卻屢屢重組受挫,究其緣由,或是受較高的重組成本所制。
資料顯示,上海鑫以當年拿下星美聯合股權后,隨即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和破產重組,并替公司償還了巨額銀行債務。再加上后續的多年運營,累計投入現金成本應在5億元以上。另外,杜惠愷2009年入主上海鑫以又花費了2億元。這些巨額的資金投入必然對潛在的收購方構成了較高的“門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星美聯合重組屢屢受挫,加上公司實際控制人杜惠愷在國內主要經營房地產業務,公司的未來恐怕只有寄希望于相關限制政策的松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