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7-09 12:50:32
雖然2013年制造業經濟難以實現根本性好轉,但下半年市場表現好于上半年是可以預期的。
每經網上海7月9日電(記者 夏冰) 今年上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普遍呈下跌趨勢。大宗商品面臨新一輪拋售潮,資金持續凈流出,今年凈流出量已達240億美元,競低時代已然到來。
《每日經濟新聞》從生意社近日發布的《2013大宗商品數據半年度報告》獲悉,2013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呈現小幅拉漲后短暫整理繼而單邊批次下行態勢。具體來看可以分5個階段:1月拉漲,2月小漲整理,3月-4月中旬第一波單邊下行,4月下旬至5月上旬橫盤整理,5月下旬至6月末第二波單邊下行。
對此,生意社首席分析師劉心田在對上述數據解讀時指出,2013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的綜合表現是近3年來較差的一次。如以半年作為分析周期,僅2011年下半年的情況更為糟糕(2011年下半年BCI一陽五陰),2013年上半年堪稱“倒數第二”。
劉心田認為,2013年上半年BCI如此表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經濟的著陸與大宗商品的下行周期重疊,“屋漏偏逢連夜雨”;二是2013年開年1、2月市場心態過于樂觀導致早春,而3、4月需求的不力導致經濟數據和市場心態急轉直下,5、6月商品市場出現摸底跡象后,“買漲不買跌”的市場心態以及利好的缺失導致市場的下跌一浪接著一浪。
對于下半年的BCI情況,劉心田持謹慎樂觀態度:“鑒于上半年的糟糕表現多少透支了下半年的利空,雖然2013年制造業經濟難以實現根本性好轉,但下半年市場表現好于上半年是可以預期的。”
對于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場的走勢,劉心田認為,7、8月份或進行探底和整理,有望在9、10月迎來一波反彈,11、12月回調整理或小幅翹尾??傮w上,市場走勢或接近W型或U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