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3-07-09 10:58:02
大學需要接地氣,積極滿足市場的需求。大學也不是純粹的市場,要有自己堅守的精神和職能。
根據學生就業率等指標,昆明理工大學對所屬專業進行考核,排名墊底的被亮牌預警。
這一做法,使專業課程更優化、更貼近實際,有助于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
目前,在一些大學出現了“產能過剩”。哪怕是理工科為主的院校,也盲目跟風,紛紛開設了法律、金融、新聞甚至播音等“熱門專業”。由于專業發展起步晚,師資力量跟不上,不少學生就業難。昆明理工大學的做法,客觀上起到了擠水分、去泡沫,改善專業結構的效果。
我們也要看到,重視就業不等于唯就業論。以就業率高低來評判某一專業,是一把“雙刃劍”,要科學使用。
大學畢竟不是職高,大學還有科學研究和守望人類精神價值的重要職能。大學是保存和守候人類文明火種的象牙塔,對于工具性、應用性強的專業,要積極考慮就業率;而對于數學、物理、哲學等基礎性學科,就不可急功近利。
對一些基礎學科的考核,不妨換個指標,吃點“小灶”。這方面,昆明理工大學也在考慮細化評估辦法。
大學需要接地氣,積極滿足市場的需求。大學也不是純粹的市場,要有自己堅守的精神和職能。
原文鏈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7/08/c_124973496.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