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曹中銘:多舉措防范新股業績“變臉”

      2012-08-09 00:59:00

      曹中銘

      日前,深交所發文要求,擬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告書中不僅要披露最近一個季度的業績情況,還要對未來一季度業績作出預告。

      深交所表示,此舉是為了實現公司上市前后財務信息的有效銜接,及時揭示業績波動風險,讓投資者對公司近期業績走向和風險因素心中有數。

      2009年IPO市場化改革之后,不僅新股破發變成了常態,其業績“變臉”現象同樣成了常態。而且,新股業績“變臉”還呈現出速度越來越快,范圍越來越廣的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掛牌新股已達126家,有36家發布了中期業績預告,其中19家預告業績下降,占比超過50%。

      而在業績出現“變臉”的公司中,有些公司無論是“力度”還是“深度”都讓市場感到意外。如年初上市的溫州宏豐業績預計下降80%,4月份掛牌的隆基股份預計下降85%,而5月份上市的珈偉股份則預計下滑94.12%~95.85%。珈偉股份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09年至2011年其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36.51%、114.69%和2.95%。上市前三年連續增長,掛牌后立即“變臉”。

      毋庸置疑,雖然某些上市公司出現業績“變臉”跟行業的周期性不無關系,但更多公司則在上市前,其業績存在包裝粉飾的嫌疑,這實際上也是每年有眾多新股業績“變臉”的最根本的原因。

      事實上,所謂的包裝粉飾,本質上就是虛假陳述,這樣的新股發行也是赤裸裸的欺詐發行,其性質的惡劣程度與“綠大地事件”并沒有什么區別。而一些發行人之所以對招股說明書等進行包裝粉飾,除了希望其新股IPO能夠順利地通過監管部門的審核之外,能以更高的價格發行顯然也是他們所追求的。

      當然,深交所要求擬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告書中提前披露業績并進行預告,對于防范新股業績“變臉”產生的投資風險顯然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是,對于那些業績已經“變臉”的公司而言,“變臉”已成事實,對市場以及投資者造成的傷害同樣不可避免。

      因此,筆者認為,對于此次深交所的業績披露要求而言,由于上市公告書一般在新股正式掛牌前兩天公布,此時詢價已經結束,即使新股業績“變臉”既成事實,發行人該“圈”的錢也已“圈”到手,對于抑制發行人的“圈錢”影響當然十分有限,應當將擬上市公司業績披露時間提前至新股詢價前,并且將其亦推廣至滬市。一旦有發行人業績“變臉”情況提前披露,詢價機構更能詢出合理的價格,發行人欲“圈”更多錢的企圖無形中將破滅,投資者遭遇的“變臉”之痛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解。

      實際上,即使是在新股詢價前披露業績與進行業績預告,亦是作用有限的“亡羊補牢”之舉。對于防范新股業績“變臉”現象,不僅應打必要的“時間差”,在上會前采取多項措施進行防范,也應該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并舉,如此才能達到目的。

      此外,監管部門對業績 “變臉”公司、券商與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的寬容,也是導致“變臉”成為常態的原因之一。

      舉例來說,保薦項目出現問題,板子一般打在保代身上,誡勉談話、出具警示函等成為最重要的處罰方式,而利益最大竊取者保薦機構常常是毫發無損。利益最大的獲得者,竟然不承擔任何責任,制度缺陷由此可見一斑。因此,提高市場的違規成本,亦是防范上市公司業績 “變臉”的有效方法之一。

      總之,如果是發行人包裝粉飾,應立即責令其退市,并賠償投資者的損失;如果是中介等未勤勉盡責,一方面沒收其收入,并處以數倍的罰款,情節嚴重者撤銷其資格。如此,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現象才有可能得到改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曹中銘 日前,深交所發文要求,擬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告書中不僅要披露最近一個季度的業績情況,還要對未來一季度業績作出預告。 深交所表示,此舉是為了實現公司上市前后財務信息的有效銜接,及時揭示業績波動風險,讓投資者對公司近期業績走向和風險因素心中有數。 2009年IPO市場化改革之后,不僅新股破發變成了常態,其業績“變臉”現象同樣成了常態。而且,新股業績“變臉”還呈現出速度越來越快,范圍越來越廣的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掛牌新股已達126家,有36家發布了中期業績預告,其中19家預告業績下降,占比超過50%。 而在業績出現“變臉”的公司中,有些公司無論是“力度”還是“深度”都讓市場感到意外。如年初上市的溫州宏豐業績預計下降80%,4月份掛牌的隆基股份預計下降85%,而5月份上市的珈偉股份則預計下滑94.12%~95.85%。珈偉股份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09年至2011年其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36.51%、114.69%和2.95%。上市前三年連續增長,掛牌后立即“變臉”。 毋庸置疑,雖然某些上市公司出現業績“變臉”跟行業的周期性不無關系,但更多公司則在上市前,其業績存在包裝粉飾的嫌疑,這實際上也是每年有眾多新股業績“變臉”的最根本的原因。 事實上,所謂的包裝粉飾,本質上就是虛假陳述,這樣的新股發行也是赤裸裸的欺詐發行,其性質的惡劣程度與“綠大地事件”并沒有什么區別。而一些發行人之所以對招股說明書等進行包裝粉飾,除了希望其新股IPO能夠順利地通過監管部門的審核之外,能以更高的價格發行顯然也是他們所追求的。 當然,深交所要求擬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告書中提前披露業績并進行預告,對于防范新股業績“變臉”產生的投資風險顯然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是,對于那些業績已經“變臉”的公司而言,“變臉”已成事實,對市場以及投資者造成的傷害同樣不可避免。 因此,筆者認為,對于此次深交所的業績披露要求而言,由于上市公告書一般在新股正式掛牌前兩天公布,此時詢價已經結束,即使新股業績“變臉”既成事實,發行人該“圈”的錢也已“圈”到手,對于抑制發行人的“圈錢”影響當然十分有限,應當將擬上市公司業績披露時間提前至新股詢價前,并且將其亦推廣至滬市。一旦有發行人業績“變臉”情況提前披露,詢價機構更能詢出合理的價格,發行人欲“圈”更多錢的企圖無形中將破滅,投資者遭遇的“變臉”之痛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解。 實際上,即使是在新股詢價前披露業績與進行業績預告,亦是作用有限的“亡羊補牢”之舉。對于防范新股業績“變臉”現象,不僅應打必要的“時間差”,在上會前采取多項措施進行防范,也應該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并舉,如此才能達到目的。 此外,監管部門對業績“變臉”公司、券商與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的寬容,也是導致“變臉”成為常態的原因之一。 舉例來說,保薦項目出現問題,板子一般打在保代身上,誡勉談話、出具警示函等成為最重要的處罰方式,而利益最大竊取者保薦機構常常是毫發無損。利益最大的獲得者,竟然不承擔任何責任,制度缺陷由此可見一斑。因此,提高市場的違規成本,亦是防范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有效方法之一。 總之,如果是發行人包裝粉飾,應立即責令其退市,并賠償投資者的損失;如果是中介等未勤勉盡責,一方面沒收其收入,并處以數倍的罰款,情節嚴重者撤銷其資格。如此,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現象才有可能得到改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亚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黄色三级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