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2-02-28 16:05:53
新華網北京2月28日電(記者安蓓、徐蕊)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B·佐利克28日在此間表示,作為全球經濟的參與者,中國可以將自身的改革與建立更加強大、相互聯合和相互合作的國際經濟體系相結合。
佐利克在28日于北京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說,過去30年,中國經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中國經濟下一階段的發展,需要從出口導向和過度依賴投資轉向更多地依靠內需和消費拉動的經濟模式。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美歐國家外需的萎縮更加凸顯了這一轉變的必要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27日共同發布了“2030年的中國”課題報告,為未來20年中國經濟如何實現持續穩定的增長提出了戰略建議。
佐利克說,中國政府已經深切認識到調整未來20年發展戰略的必要性,這在“十二五”規劃中已經有所反映。中國下一步改革的推進可以從地方層面開始,先進行試點,然后擴大規模。這是過去30年中國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經驗。
佐利克說,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的參與者,可以把這一輪結構改革與國際經濟議程相結合。在投資政策、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業、金融部門等方面的改革,都可以與國際經濟體系的變革平行推進,實現互利共贏的結果。
談及國有企業改革,佐利克說,通過改革,將國有企業的紅利更多地返還給社會,有利于降低儲蓄率,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
他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通過與基于規則的世界貿易體系相結合,推動了中國改革的進程,并為中國過去10年的經濟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未來中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也將為建立更具有建設性的國際關系提供機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