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2 01:27:3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梅俊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梅俊彥 發自北京
一位不愿具名的國有大行信貸部門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今年某國有大行在北京地區全年的房地產開發貸額度僅有30億。
“30億?一塊地還幾十億呢!”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得知這一說法時非常驚訝,“太少了,如果真只有30億,基本上就意味著銀行就不做開發貸了。”
渤海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該行目前已經不做房地產開發貸業務;工商銀行的人士則表示,由于今年信貸規模比較緊張,在額度的配置上優先支持央企,因此會很難滿足一般開發商的需求。
開發貸投放繼續收縮
“今年房地產開發商能在銀行拿到貸款就相當不錯啦,對于利率上浮的水平他們一般不會在意的。”工商銀行的相關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2011年,銀行業在地產開發貸的投放量上出現較為明顯的收縮。央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雖然房產開發貸款余額同比增長了14.9%,達2.64萬億元,但是與二季度末相比,降低了3.5個百分點。另外,地產開發貸款余額7887億元,同比下降4.8%,比二季度末低了5.3個百分點。
“國家對開發商這一塊的調控政策比較嚴,去年已經收縮很多了,現在銀行業在整體的信貸投放上是不支持開發貸的,整體上仍然是收縮的。”上述人士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銀行業內人士處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很多開發商的開發貸都將到期,包括部分有信托資金支持的開發商。由于現在信托資金不允許支持開發貸,所以今年開發商會處于很缺錢的狀態。
“一般開發商在額度這一塊很難滿足得了,利率肯定不會達到基準了。”工商銀行相關人士表示。記者了解到,工商銀行的開發貸利率普遍上浮20%~25%,建行目前對央企的開發貸款利率上浮10%,對某些開發商則上浮40%。
開發商貸款或加速消耗
“如果每家銀行都30億的話,才300億。開發貸300億太少了。少得可怕,相當于沒有了。”張大偉指出,2011年北京土地出讓金就達1000多億。
在開發貸這一塊,張大偉認為今年開發商面臨“資金需求增加”和“貸款消耗加多”的雙重困境。
“2010年和2011年大量土地出讓,這消耗了開發商的資金,它們必須進入開發狀態了。前幾個月有可能放緩了動工,但是不可能一直不建。在賣房的方面,去年畢竟有前幾個月支撐著,今年的限購已經蔓延到三線城市了,賣房更難,開發商貸款消耗得更多。”張大偉表示。
建設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房地產形勢本身就不好,該行“不是不能做,有好項目還是可以做的,只要測算一下房款來源能夠按期償還貸款就可以。”
張大偉指出,如果銀行資金供給夠的話,房價還能扛住一段時間;如果額度還減少,房地產商就必須降價。“買房的人是買漲不買跌的,越跌的話,成交量下調得越多。”
工商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信貸規模上,去年到了下半年所有房地產開發貸都停了,甚至都在往回收。目前信貸規模比較緊張,但是今年下半年的情況仍“不好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