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3 01:35:46
《青島宣言》呼吁,世界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民眾共同努力,深化合作,以更加開放、更加積極的態度,開創全球生態、環保、低碳領域合作的新局面,為世界的生態和諧與穩定,做出新的更大的推動力;讓更多的企業知道,企業對環境社會的責任,是基于對人與自然、企業與社會和諧關系的長久關注。
據了解,除了發布《青島宣言》,大會重要議題之一是頒出“國際碳金獎”,以表彰企業在踐行及推動環保事業發展中所做的貢獻,寶潔公司、聯想集團、安利公司、歐萊雅(中國)、強生(中國)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進入初審榜單。主辦方以“低碳戰略、應用實踐、社會價值”三個緯度和“基本要素、創新優勢、可持續力量”三個經度為標準,建立了全面和立體的評估體系,力求挑選出“以低碳理念履行社會價值的最佳表現者”。
最后,伊利集團憑借綠色產業鏈發展模式脫穎而出,斬獲該獎。“伊利的綠色產業鏈提倡并促進整個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發展綠色經濟,以改變中國人民的生產及生活習慣,同時也引領整個行業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評委會委員、世界生態學家、國際節能環保協會國際委員華納·克里斯蒂給出的評價代表了評委會的意見。
近年來,在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動的引導下,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中國企業界也在積極探索 “中國制造”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事實上,伊利是國內率先倡導并實踐綠色發展的乳品企業,早在2005年達沃斯論壇上,董事長潘剛就首次提出“綠色領導力”概念。
本屆環保大會上,以伊利集團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此次全國環保盛會上讓各國專家看到:人類要實現用“綠鏈”串起新的地球的夢想也許艱難,但至少有了新的希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