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1 03:02:08
今年7月以來,農化行業的基本面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
近期化工板塊,尤其是傳統大宗化學品股票放量上漲,引發市場關注。
今年7月以來,農化行業的基本面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首先,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國際化肥價格也有所上漲;第二,磷肥產品出口旺盛,價格堅挺,行業盈利情況理想;第三,鉀肥國內需求近期出現大幅增長,復合肥企業采購積極,進口、邊貿、國產各類產品銷售旺盛,貨源緊張。
子行業景氣差異較大
前期受困于產能過剩和需求增長放緩,傳統及大宗化學品一直處于調整期,近期隨著指數回暖,傳統化工上市公司股價大幅反彈。前期跌幅過大加之近期部分子行業需求恢復(或存在恢復預期)是本輪反彈的主要原因,同時各子行業PB已經處于歷史較低水平。
而結合對下游需求的分析,各子行業景氣差異較大。房地產相關的PVC、純堿持續低迷,農業相關的化肥、農藥等子行業中,磷肥、鉀肥需求近期上升,農藥、氮肥尚在底部蓄勢。
上述情況從各子行業的開工率上也可以得到驗證。今年5月以來,甲醇、復合肥、草甘膦、PVC等產品開工率持續低迷,而磷肥 (受出口拉動)、鉀肥等行業開工率已經逐漸提升并處于較高水平。
再來看反映行業經營情況的ROE(凈資產收益率)指標,氮肥、鉀肥、農藥等農化相關子行業ROE下行周期已經持續了7~8個季度,從持續時間來看,有望迎來景氣回升;而受益于出口旺盛、原料價格下跌,磷肥行業已經率先復蘇。
需求近期出現大幅增長
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農化行業伴隨化工行業整體步入下行通道,產品銷售不暢、價格低迷,庫存壓力增加,這一情況在今年上半年達到頂峰。以尿素行業為例,上半年尿素累計產量(折純)為1432.9萬噸,同比降低0.5%,這也是三年來首次同比下降,1~5月全國庫存752萬噸,同比大幅增加17.3%。
進入今年7月,農化行業的基本面發生了一些積極變化。首先,9、10月是北半球用肥旺季,下游備貨提前啟動,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全球開工率有所上升,國際化肥價格也有所上漲。第二,受益于6月開始執行7%的淡季出口關稅,以及國內外產品較大的價差,磷肥產品出口旺盛,磷肥價格堅挺,行業盈利情況理想,云貴等主產區開工率始終維持在80%以上,社會庫存大幅下降。第三,下游復合肥開工率由5月的50%上升至目前的85%,鉀肥國內需求近期出現大幅增長,復合肥企業采購積極,據悉鹽湖鉀肥近期新訂單已達幾十萬噸,社會庫存大幅下降,由7月初的近400萬噸下降至目前的200萬噸出頭,貨源緊張,氯化鉀價格上漲趨勢初現。
農化行業前景向好
我們認為農化行業2011年需求前景良好,進而將帶動行業景氣回升。
首先,今年以來的大面積干旱、洪澇、低溫等極端氣候繼續同時發生的概率較小,相反今年洪澇等造成的糧食產量減少、土壤養分流失將使得下半年乃至明后年的農化產品需求出現增長。
其次,農化行業尤其是農藥行業已經連續三年需求低迷,從歷史景氣周期來看已屬極端情況,明年的需求步入上行通道是大概率事件。最后,供需緊張帶動國際國內農產品價格出現上漲勢頭,因此,明年農業種植面積的增長前景完全可以預期。
農產品價格的適度上漲伴隨農業種植面積的增加,將從需求增長和降低價格敏感性兩個方面對明年的農藥和化肥行業產生積極影響。
積極布局鉀肥、農藥股
基于2011年的農藥化肥需求的樂觀前景,農化各子行業基本面正在發生積極變化,預計將先后走出低谷,因此,農化行業已經到了提前布局的時刻。
鉀肥擁有良好的競爭結構,行業景氣剛剛步入上升通道;農藥行業明年需求和景氣的回暖是大概率事件,可積極考慮提前布局;氮肥行業產能過剩、出口不順暢,庫存也仍然偏多,復蘇過程可能將將較為曲折;磷肥的較高景氣將延續,目前可以繼續持有。
另外,屬于大磷肥范疇的磷化工行業也將受益于磷肥景氣的提升,由于精細磷化工是我國發揮磷礦資源比較優勢的可持續路徑,屬于國家鼓勵的發展方向,不存在出口高關稅風險,在磷肥執行旺季出口關稅、國際供給緊張時,磷化工產品反而能夠享受由此引發的產品上漲,同樣值得關注。
興業證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