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8 02:32:19
有“維權斗士”之稱的張遠忠律師稱,重組失敗并不意味著排除內幕交易嫌疑,監管部門應調查是否有人利用內幕消息進行交易……
每經記者 張奇 李智 發自成都
在最高檢、公安部發文明確了“操縱證券市場和內幕交易的立案追訴標準”(以下簡稱立案標準)后的第20天,涉嫌“頂風作案”的宏達股份(600331,SH)昨日(6月7日)宣布,因交易目標資產相關條件不成熟,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終止。當天,該股復牌后跌停。
此前,《人民日報》曾五度發文,劍指內幕交易,其中將宏達股份作為典型進行分析,質疑其重大資產重組消息可能提前泄露。宏達股份此番重組夭折或與此有關。業內人士認為,宏達股份所說的“條件不成熟”,背后的真正原因恐是受到輿論及監管的雙重壓力。
但是,有“維權斗士”之稱的張遠忠律師稱,重組失敗并不意味著排除內幕交易嫌疑,監管部門應調查是否有人利用內幕消息進行交易。
同日,另一家策劃重組事宜的公司錦龍股份 (000712,SZ)也宣布,中止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該股也在復牌后跌停。值得一提的是,該股在停牌前同樣出現了明顯異動。有市場人士推測,公司重組計劃的“夭折”或許另有隱情。
宏達股份應聲跌停
“宏達股份自己撞在了槍口上。”有業內人士如此評論道。
5月18日,新的立案標準剛出爐,宏達股份就于19日盤中來了一個“突襲”漲停,并于當晚發布公告稱,因有重大資產重組,20日起停牌。
5月19日的交易席位清楚顯示,有兩家機構在這個敏感時刻大舉買入,合計投入資金相當于宏達股份當天成交總額的17.46%。
重組對于公司股價的提振無可厚非,而市場資金提前大舉殺入卻不得不得讓人疑惑。《人民日報》隨后報道了這一“巧合”事件,并指出,從當天的交易情況看,很可能有資金提前獲得內幕信息,發生證券交易金額50萬元以上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宏達股份昨日復牌后,股價應聲跌停,從盤后交易席位來看,停牌前大幅買入的中信建投武漢市建設八路賣出金額達1422萬元。
錦龍股份重蹈覆轍
類似宏達股份的案例已不是第一個。《每日經濟新聞》連續監督報導《通化金馬重組漲停前 本地兩營業部大舉殺入》,此后通化金馬終止了籌劃重組事項。
除了宏達股份,另一家策劃重組事宜的上市公司錦龍股份(000712,SZ)昨日(6月7日)也宣布,中止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和宏達股份一樣,該股也在復牌后跌停。有市場人士推測,公司重組計劃的“夭折”或許另有隱情。
值得一提的是,錦龍股份的股價在停牌之前也出現了明顯異動。市場表現來看,此前,該公司股價在連續大跌后,于5月13日下午開始強勢拉升。5月14日,公司股價異動更加明顯,在當天上午的半個交易日中,漲幅接近9%。而就在當天中午,錦龍股份突然公告稱,因重大事項臨時停牌,并隨后宣布了策劃資產重組的消息。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盤中緊急停牌的情況,可能是因交易所在發現公司股價異動后,對公司進行了詢問,公司才告知存在重大事項。
難洗內幕交易嫌疑
知名“維權斗士”張遠忠律師告訴記者,近期一些涉嫌內幕交易的個股,接連發布終止重組的消息,可能是擔心因內幕交易被追訴制裁,性質就像此前的高淳陶瓷事件。
不同的是,高淳陶瓷重組成功,相關內幕交易人員獲利豐厚,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宏達股份此次終止重組,昨日股價跌停,前期潛入的資金都有一定的浮虧,考慮到這一情節,若內幕交易屬實,相應的處罰力度可能會輕一點。
張遠忠認為,宏達股份雖終止重組,但仍難洗清“內幕交易”的嫌疑。首先可以調查其中是否有內幕人員利用內幕消息進行交易,這樣就有足夠的證據立案。業內分析師也認為,宏達股份所說的相關條件不成熟,一般是指作為交易標的的采礦證不全或是股權結構相對復雜等,但公司在停牌前都會對這些情況有所考慮,不會盲目停牌重組。若說保薦機構沒有盡責,可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財經評論員曹中銘認為,可采用責任倒推制,給宏達股份停牌前買入的機構資金自查的機會,機構資金在買入前都有相關研究報告,即使是臨時決定買入的個股,都會在事后補上買入的評級報告。他建議,證監會應徹查此類事件,這樣才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