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21:22:56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陳星
9月25日,國家醫保局舉辦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第四場“美好生活專場”解讀直播,覆蓋婦科、產科、麻醉、康復、體被系統以及美容整形等六類立項指南。
解讀活動現場 每經記者 張宏 攝
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唐菲介紹,在編制婦科、產科、麻醉三類立項指南過程中,相關部門堅持以服務產出為導向,體現技術勞務這一原則,突出人力價值、強化政策支持。主要有三方面亮點。
首先是堅持產出導向,適度整合,確保全國一盤棋。主要包括對部位的定義進行統一;對服務內容進行統一;統一立項原則,尊重臨床實際,體現技術難度。
其次是對技術創新的支持。將過去按部位、按設備、按步驟拆分立項的271項現行項目,以服務產出為原則進行“合并同類項”,整合為124個主項目、30個加收項、7個擴展項,基本覆蓋這三個立項指南所涉及的所有診療服務。新的價格項目顆粒度更大,對新技術更加“友好”。
最后是對支持生育、滿足患者個性化需求的一攬子政策支持,包括設立“分娩鎮痛”“導樂分娩”“親情陪產”等項目。
甘肅省醫保局副局長石洋介紹,麻醉類立項指南編制有三個亮點,一是首次確立麻醉恢復室復蘇階段的服務歸屬與計價規則,將麻醉服務計價周期從“術畢出手術室”延伸至“患者安全轉出麻醉恢復室”。二是針對高風險、高難度、高人力消耗的麻醉服務,設立加收項,推動技術勞務價值顯性化。三是精準匹配不同服務內涵下的風險與人力成本,徹底解決了項目名稱與實際服務錯位的問題,既防止了模糊名稱導致的價值低估,又糾正了名稱混淆誘發的收費套高。
廣東省醫保局價格招采處處長韓惠東表示,體被系統和美容整形類立項指南編制有三個亮點,首先是通過新設項目、整理項目、優化計價單位和聚焦服務產出等舉措,使醫療計價從模糊走向清晰,項目管理更加規范。其次是通過設置加收項、區分常規和復雜,既看重難度也考慮風險,立項邏輯更體現技術勞務價值。最后是從基礎醫療需求向品質健康追求延伸,精準匹配患者訴求,回應患者需求更具溫度。例如,新增減張美容縫合、切口美容改型等項目,實現“健康守護+美學需求”的雙重人文關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