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1 21:09:26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張海妮
暑假過后,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的街頭因游客減少而冷清了不少。但9月19日,即便秋雨從早晨就淅淅瀝瀝,也未能澆滅一群投資者從北京、上海、內蒙古趕往牟平的熱情。
作為*ST新潮(SH600777,股價3.82元,市值259.78億元,下稱新潮能源)的投資者,他們目標一致,即參加新潮能源已經“遲到”數月的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
每日經濟新聞
因年報遲到兩個多月,公司將付出沉重代價。山東證監局擬作出處罰決定:責令公司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300萬元罰款,對兩名時任高管給予警告并處以合計200萬元的罰款(詳見《年報“遲到”代價沉重,*ST新潮及兩時任核心高管將被罰500萬元》)。
比監管處罰更糟糕的是,盡管伊泰B股已完成競爭性要約并成功改組董事會,但當前新潮能源卻遭遇新舊勢力交接遇阻、美國資產訴訟纏身等新問題(詳見《伊泰系拿下董事會,*ST新潮控制權爭奪戰卻剛開場?半年報揭示交接僵局與退市危機》)。
9月19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股東身份參加新潮能源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在與多位小股東交流時獲悉,相比于前期關注的控制權爭奪,上市公司股票能否摘星脫帽、現任董事會是否已經掌控海外資產等問題已成為中小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不過,在這場僅持續了約18分鐘的年度股東大會后,包括董事長張鈞昱在內的管理層迅速離場,雖然董秘廉濤留下與股東交流,但前后也只有10分鐘左右。一切都結束后,一位來自上海的股東在門口抱怨管理層沒有溝通誠意:“我開了一夜車,跑了1000多公里的路,提問的機會都沒有,為什么不給我們充足的時間?”
現場:交流時間很短
在7月份完成董事會換屆后,新潮能源迅速將辦公地址搬到牟平。雖然沒有了前一次包下一棟樓的豪橫,但在伊泰系完成對董事會的掌控后,新潮能源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的規格并未下降太多。
按照安排,此次股東大會的召開時間為9月19日15時。而在前一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股東大會召開地所在的牟平區濱海東路766號紫金山莊福園15號樓,此處也是公司的辦公地,一樓大廳最顯眼的位置已經豎起了股東大會召開的背景板。
9月19日14時剛過,記者以股東身份再次來到這里,已有五六名股東在等候入場。
等候十多分鐘后,現場工作人員于14時15分通知參會股東入場。在接下來的交流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此次現場參會的股東大多來自上海、北京、內蒙古等地。
在9月19日下午會議召開前,一位來自上海的股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已經持有該公司股票五六年時間,這期間經歷多次公司控制權爭奪,并曾到北京參加過新潮能源的股東大會,此次到牟平參會主要想了解現任董事會是否已經掌控海外資產,以及海外訴訟進展、上市公司股票摘星脫帽等問題。
從現場交流情況來看,這些也成為現場股東最關心的問題。不過,從后續進展看,現場參會的17名股東似乎并沒有拿到滿意的答案。
包括董事長張鈞昱,董事張晶泉,董秘廉濤,獨立董事XU HUAXI、陳小俊、解祥華等在內的管理層提前5分鐘入場。15時整,在張鈞昱的主持下,股東大會開始。
雖然會議安排了13項議程,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從張鈞昱宣布會議開始,到其宣布會議結束離場,新潮能源這場遲到數月的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只持續了約18分鐘,而從現場股東投票到主持人宣布現場會議表決結果,這期間甚至只間隔了大約兩分鐘。
“我是從上海開車過來的,1000多公里,開了一夜車,只睡了三四個小時。今天還沒提問,管理層就跑掉了,你怎么也應該給我們充足的提問、交流時間。”上述投資者表示。
焦點:海外資產掌控權
自伊泰B股正式成為新潮能源持股50.10%的控股股東后,調整管理層成為其首要目標。隨著改組上市公司董事會的完成,如何完成對新潮能源的實際掌控,成為伊泰系接下來的主要任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新舊管理層之間的權力交接陷入僵局,新潮能源的控制權之爭由會議室的投票轉向了實際運營層面的對抗。
這場交接風波背后,是雙方對公司核心資產——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二疊紀盆地的油氣資產控制權的爭奪。新潮能源在國內基本是“空殼”,其99.99%的資產位于境外,所有油氣資產均在美國。因此,誰能實際控制美國子公司,誰就能真正掌握新潮能源的命脈。
在9月19日下午股東大會結束后的簡短交流環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股東身份詢問廉濤關于美國訴訟的進展情況。
廉濤表示因信息限制無法詳細回答,但他強調,公司(新潮能源)作為美國子公司唯一最終股東的地位和基本權益無可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25年半年報中披露的一個重要進展是,美國特拉華州衡平法院已作出一項“維持現狀令”。該指令要求新潮能源美國子公司維持正常經營,未經新潮能源子公司浙江犇寶事先書面同意,不得開展正常業務范圍外的運營,并對重大交易支出和資產處置進行嚴格限制。
對于“維持現狀令”,廉濤表示:一是正常經營超過10萬美元的相關活動費用支出需經股東浙江犇寶及其指定代理人審核,強化了股東的控制權和基本權益;二是要求管理層配合編制強制性定期報告所需的所有信息系統文件,為半年報等報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提供保障。
未來:能否“摘星脫帽”?
在9月19日股東大會結束后的簡短交流環節,有股東向廉濤提出關于上市公司“摘星脫帽”有關的問題。
廉濤認為,新潮能源是一家品質和質地非常好的上市公司,只不過前期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出現了一些制度上的問題。
就2024年年報編制與披露工作的問題,7月18日,公司公告已就審計服務糾紛起訴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簡稱立信所)及兩名簽字注冊會計師,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
最新消息是,公司與立信所的訴訟糾紛已于9月2日開庭,法院尚未作出判決。
記者注意到,新潮能源已連續兩年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這一訴訟給公司與審計機構之間的合作,以及公司2025年年報的審計帶來變數。
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對于已被實施“*ST”(退市風險警示)的新潮能源而言,審計報告的結論可能進一步影響投資者對公司財務真實性及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判斷。
不過,雖然被實施“*ST”,但在7月8日復牌后的10個交易日中,新潮能源股票斬獲9個漲停。
9月19日下午,在與記者交流時,一位股東認為,如果公司海外資產存在問題,伊泰方面也不太可能以100多億元現金的成本拿下新潮能源的控制權。不過,9月19日晚間,該投資者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達了其顧慮:當天參加新潮能源股東大會后,感覺伊泰方面目前駕馭該公司還有很大難度,風險較大。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