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7 19:58:25
2025年,豐田埃爾法加價幅度已明顯回落,從之前起步加價30萬元降至約10萬元。然而,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地廣汽豐田經銷商反映,當前埃爾法無現車。汽車流通領域專家表示,新車加價銷售因需求旺盛和廠家控制投放節奏。豐田中國稱總經銷商無權約束經銷商定價。隨著新能源浪潮和自主高端MPV的崛起,埃爾法市場熱度降溫,進口車市場也現低迷走勢。
每經記者|段思瑤 每經編輯|裴健如
近期,一位博主發布了豐田埃爾法某款配置的價格,只需要在指導價89.9萬元的基礎上加價2.75萬元,并表示“沒看錯,行情崩了”。曾經動輒就要加價30萬元的埃爾法,在終端銷售市場真的不加價了?
“埃爾法現在還是延續之前加價銷售的狀態,具體加價多少取決于配置。”北京某廣汽豐田經銷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所在的店目前沒有現車,可以找平行進口渠道購買,但估計也要加價。
一位平行進口商向記者透露:“近期中規版老款埃爾法要比新款更受歡迎,所以價格有所上浮。目前中規版老款埃爾法加價幅度在4萬元左右,平行進口渠道的購買價格可以談,整體下來能做到和廠家指導價差不多。”
多家廣汽豐田經銷商反映:埃爾法無現車
從記者獲取的信息來看,最近一年埃爾法的加價幅度穩定在10萬元左右,與之前起步需要加價30萬元相比,已出現明顯回落。但據北京、上海、福建、廣州、浙江等多地廣汽豐田經銷商向記者反映,當前埃爾法無現車。
“目前店里不管是新款還是老款埃爾法都沒有現車,不清楚什么時候可以有車。”廣州某廣汽豐田經銷商說。
無獨有偶,上海某廣汽豐田經銷商也告訴記者:“不是我們不賣埃爾法這款車,是沒有貨,向廠家申請也申請不到。”
一位汽車流通領域的專家向記者表示:“新車加價銷售,一方面是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廠家比較注意控制產品在市場上的投放節奏和數量。”
上述北京某廣汽豐田經銷商向記者透露:“上半年我們店里還有一輛白色埃爾法2.5L尊貴版,但黑色沒有車,原因是廠家沒給(配額),具體要等多久也不好說。”
福建某廣汽豐田經銷商則表示:“每年廠家會給我們店2~3輛埃爾法的配額,今年已經賣完了,只能等明年的廠家配額了。”
對于多家經銷商反映的埃爾法無現車現象,記者也向豐田中國方面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對方回復。
由于多地經銷商渠道無車,也讓手里有現車的經銷商加價有了底氣。杭州某廣汽豐田經銷商告訴記者:“店里新款埃爾法前段時間賣了,加價16萬元,老款還有一輛,加價10萬元。”
這意味著,購買一輛埃爾法2.5L臻享版車型,即便是不選裝漆面保護膜、車載ETC等加裝項,加價后的價格也在100.9萬元。
“從國家法律規定來講,總經銷商(豐田中國)是沒有權利和資格去要求經銷商對車型定價的。廠家會有建議零售價,但不能去約束經銷商,無論是加價還是減價。”豐田中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誰在撼動埃爾法的江湖地位?
作為國內高端MPV的代表車型,埃爾法自2010年正式引進中國市場就受到了不少人追捧,銷量最好的時候終端甚至加價三四十萬元都供不應求。但如今在電動智能浪潮的席卷下,埃爾法漸漸失去光環。
公開數據顯示,2017~2021年,埃爾法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約為8.5萬輛,在進口高端MPV市場中穩坐“頭把交椅”。但自2022年以來,埃爾法銷量出現了下滑,當年累計銷量2.1萬輛,同比下滑超12%;2023年累計銷量1.9萬輛。
埃爾法在國內的流行始于粵港澳大灣區,但現在它在這一市場的銷量也出現了走低趨勢。公開數據顯示,埃爾法一款車的銷量曾可以占到中國香港MPV市場的70%以上。但在今年上半年,中國香港MPV銷量排行榜的前兩名被極氪009、騰勢D9包攬。
埃爾法市場熱度明顯降溫背后,其所代表的外資品牌在MPV等傳統賽道屢試不爽的定價策略和溢價能力,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一方面,從騰勢D9、極氪009、嵐圖夢想家,到小鵬G9、理想MEGA,自主高端MPV快速崛起,甚至像別克GL8這樣的合資MPV也在積極改變,推出PHEV車型來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騰勢D9以6萬輛的成績拿下國內MPV市場銷量冠軍,嵐圖夢想家、傳祺M8、比亞迪夏、魏牌高山等自主品牌MPV車型也入圍該市場銷量前十。
另一方面,消費者心態也在發生變化。“放在10年前,埃爾法就是隱形的‘身份名片’,但現在百萬元以內的高端MPV車型可選擇性太多了,還要加價購買的埃爾法已不具備明顯優勢。”上述汽車流通領域的專家表示。
進口車市場“寒冬”已至
其實,在日本市場,埃爾法是一款價格“親民”的車型。豐田汽車官網顯示,埃爾法售價區間折合人民幣在26.5萬~42.8萬元。從日本進口至中國市場,埃爾法價格為何翻了數倍?
“國內進口的埃爾法通常是頂配版,40萬元的售價加上進口稅、運費成本等,零售價就漲了數倍。再加上車源有限,經銷商通常會采取加價手段,導致埃爾法最終的落地價高達上百萬元。”上述汽車流通領域的專家告訴記者。
一直以來,豐田似乎很享受埃爾法加價銷售的模式,至今仍讓這款車以進口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殊不知,當下的進口車市場早已不同往日。乘聯分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7月我國進口汽車數量為27萬輛,同比下降32%。“這是近期少見的在前7個月(某一個汽車細分市場銷量)出現巨大下滑。”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復盤過去10年我國進口車市場數據:2014年進口車的進口量達到143萬輛峰值,之后進入下行模式,直到2024年進口車規模急速銳減至70萬輛,不足2014年的一半。
從當前來看,進口車市場主要靠豪華車的需求支撐,非豪華進口車需求劇烈萎縮。“今年雷克薩斯的進口零售表現不錯,保時捷、路虎的表現總體較強。相較之下合資品牌進口車快速萎縮,豐田與大眾、斯巴魯等部分品牌進口車萎縮劇烈。”崔東樹表示。
“隨著國產車的崛起和國際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幾年汽車進口市場持續低迷,已連續3年負增長,如果熨平波動,則是連續7年的負增長。”崔東樹表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乘用車的進口小于需求,進口車市場未來增長較難。
崔東樹建議,隨著國際關系日趨復雜化,企業要未雨綢繆建立多樣的進口模式,維持進口車合理規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