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7 09:09:11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美國中部時間26日18時30分(北京時間27日7時30分)從得克薩斯州發射升空,實施第十次試飛。此次任務重點目標包括讓飛船部署模擬衛星、在太空中進行發動機重新點火測試等。
每經編輯|陳柯名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美國中部時間26日18時30分(北京時間27日7時30分)從得克薩斯州發射升空,實施第十次試飛。
此次任務重點目標包括讓飛船部署模擬衛星、在太空中進行發動機重新點火測試等。
按計劃,火箭助推器將落入墨西哥灣區域,不返回發射場。
據直播畫面顯示,本次試飛,“星艦”1個小時飛越半個地球,最后成功濺落到印度洋。發射現場歡呼聲、鼓掌聲響成一片。
據此前報道,“星艦”原計劃于北京時間8月25日7:30左右進行第十次試飛,測試任務包括:第一級助推器脫落并受控濺落、第二級飛船進入太空、飛船重新點燃發動機并部署所攜帶模擬衛星。
21日,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張閃閃發光的飛船照片,并配文:“準備發射‘星艦’。”
24日當晚,一直到試飛前最后一刻,SpaceX才確認取消,并稱由于“地面系統問題”,表明發射臺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存在問題。SpaceX未作具體說明。
據報道,“星艦”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級是長約70米的“超級重型”助推器,第二級是“星艦”飛船,兩級均可重復使用。此前,SpaceX已成功測試“筷子夾火箭”回收方式,可謂史無前例。
“星艦”試飛的重要意義在于,如果成功,有望成為太空領域的一股革新力量。其設計目標是將人和貨物送至地球軌道、月球乃至火星,2023年4月首次試飛。
今年3月,馬斯克稱,“星艦”將于2026年年底搭載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登陸火星。如果進展順利,載人火星任務“最早可能于2029年實施,不過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隨著美國宇航局計劃最早在2027年中旬將宇航員再次送上月球,“星艦”也被視為至關重要。
不過,試飛遇到問題的情況并不鮮見,天氣、技術等問題都可能產生影響,更何況這是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
可以說,第十次試飛是在SpaceX成敗攸關的時刻進行的。回顧今年前三次試飛,“星艦”均以飛船解體或助推器爆炸告終。
在今年1月和3月進行的第七次和第八次試飛中,火箭第一級助推器均成功實現發射塔“筷子夾火箭”回收,但第二級飛船在上升期間快速解體。當時,“星艦”第二級飛船碎片化身流星雨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
5月,“星艦”從得克薩斯州發射升空,進行第九次試飛。但火箭第一級助推器發生爆炸,火箭第二級飛船失控。
編輯|陳柯名 杜恒峰
校對|湯亞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上觀新聞、公開信息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