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0 20:39:49
每經評論員 王琳
豫光金鉛(SH600531,股價8.62元,市值93.98億元)近日的一則公告引發市場關注: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議案,決定終止2025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而值得注意的是,僅僅一天前,該公司董事會才剛剛通過本次定增計劃,并披露了定增預案。這種“一日游”的操作,難免讓投資者對其決策的嚴謹性產生疑問。
對于終止定增計劃的原因,豫光金鉛僅以“為更好地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一筆帶過,并未給出更具體、更有說服力的解釋,這顯然難以滿足市場對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期待。
要理解這一事件的爭議點,需從定增預案的核心內容說起。根據此前披露的信息,豫光金鉛本次擬募集資金不超過4億元,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發行價格為6.74元/股,較8月13日的收盤價折價約24%。更關鍵的是,此次定增股票全部由公司控股股東豫光集團包攬。從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定價是否合理,自然成為市場討論的焦點。定增預案披露后的第二天(8月14日),豫光金鉛股價便下跌3.85%,這一市場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小投資者的態度。
進一步梳理公司的融資歷史可以發現,豫光金鉛在再融資方面的操作存在值得關注的地方。2024年8月,公司完成7.1億元的可轉債發行,其中豫光集團獲配售2.10億元,持有轉債比例達29.58%,該可轉債的初始轉股價格為6.17元/股。截至目前,豫光集團已從這一可轉債發行中獲益頗豐。
此外,在去年8月的可轉債發行中,就有2.12億元募資金額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短短一年時間,公司再次計劃通過定增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其頻繁融資的必要性和資金使用效率,顯然需要更充分的說明。
從決策流程來看,定增計劃在發布預案僅一天后就宣告終止,且未能給出直接、實質性的理由,這表明豫光金鉛在此次定增計劃的制定和推進過程中存在明顯的不嚴謹,甚至帶有一定的隨意性。這種倉促的決策變動,不僅會消耗市場對公司的信任,也可能對公司的市場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當然,即便按照原計劃推進,豫光金鉛的定增方案仍需通過公司股東大會審議、監管層審核等多重關卡,最終能否成行本就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這種“一日游”的操作,暴露的是公司在再融資決策中對市場感受的忽視。
針對此類現象,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其一,上市公司推行定增等再融資計劃必須秉持嚴謹態度。A股市場投資者本就對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行為較為敏感,因此公司在推進再融資時,必須充分論證融資的必要性,合理確定融資定價與融資頻次,在滿足自身良性發展需求的同時,充分兼顧投資者的感受。唯有如此,才能讓中小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的再融資行為建立信心。
其二,探索完善中小投資者參與再融資的機制。盡管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在認購資金、股份鎖定期等方面存在一定門檻,但可以考慮通過制度調整,為作為老股東的中小投資者提供間接參與的途徑和機會。這不僅能減少關于上市公司是否通過定增向特定群體進行利益輸送的爭議,更能從根本上進一步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的公平與透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